之神也。又论云。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在胸中。心下满而烦。
饥不
四达解之。甚为简妙。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黄芩汤

属性: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属性:治太阳与少阳合病。不下利而呕者。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
枣(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歌曰∶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蔚按。仲景凡下利证俱不用芍药。惟此方权用之以泄陷里之热。非定法也。
张令韶曰。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而下利与呕也。合者彼此协议。非如并者之归并于此也。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太阳不能达枢以外出。而反从枢以内陷。故下利。与黄芩汤清陷里之
热。而达太阳之气于外。若呕者。少阳之枢欲从太阳之开以上达也。故加半夏、生姜。宣达
其逆气。以助太阳之开。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黄连汤

属性: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此方主之。
黄连(三两) 甘草(二两 炙。)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 半
夏(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歌曰 腹疼呕吐藉枢能。(少阳为枢。)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妙
层层。(一本。甘草三两。)
王晋三曰。此即小柴胡汤变法。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胸中热
呕吐腹中痛者。全因胃中有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故用人参、大枣、干姜、半夏、甘草专
和胃气。使入胃之后。听胃气之上下敷布。交通阴阳。再用桂枝宣发太阳之气。载黄连从上
焦阳分泻热。不使其深入太阴。有碍虚寒腹痛。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桂枝附子汤

属性: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 炮。)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粒。痛难转侧此方探。(此方
药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同。但分两之轻重不同。其主治亦别。仲景方法之严如此。)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属性:按即上方加减。故论中云一方二法。
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三枚 炮。)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
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尔。法当加桂
四两
歌曰 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须去桂。术加四两有神功。(身重
痛不能转侧。风湿病也。前方治风胜于湿。此方治湿胜于风。)
蔚按。师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之邪盛也。湿淫于中。

方主桂枝。为风胜于湿。风为天之阳邪。主桂枝之辛以化之。后方去桂加术。为湿胜于风。
湿为地之阴邪。主白术之苦以燥之。或问苦燥之品。不更令大便硬小便自利乎。曰。太阴湿
土喜燥而恶湿。湿伤脾土。则不能输其津液以入胃。师所以去解表之桂。而出补中之术也。
且湿既去而风亦无所恋而自除。经方无不面面周到也。



<目录>卷四\太阳方

<篇名>甘草附子汤

属性: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此方主之。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附子(二枚 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
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言初服之始。)
歌曰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