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人于不察也”(《伤寒质难》)。祝氏不排除六气在传染病发生、流行过程中的影响,也把机体抗邪能力下降等因素考虑在内,其对疫病病因病理的解释,融贯中西,立论比较完善,它较之吴又可的杂气论和前人的各种论述,就沟通中西医来说,是更为接近了。惜发掘这份珍贵的遗产,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故甚连祝氏其人,就较为年轻的中医来说,迄今尚知之者不多。

综上所述,前人对传染病病原虽有毒气,疠气,伤寒、戾气,异气等种种称呼,但基本上都认为这是一种具有传染特性的外邪,故张锡纯说:“疫者,感岁运之戾气,因其岁运失和,中含毒气,人触之即病。”唯其如此,故就预防来说,增强体质与注意避邪,二不可废,就治疗来说,扶益正气与攻击病原,俱应重视。故李东垣健脾益气的治法,祝味菊匡扶正气的主张,在缺乏专病专药的情况下,是很为可取的。如忽视及此,而过于强调外感当攻,也就不无其片面性。从原则上来说,如治病救人则用药要猛要重,取其专而有力,截断逆转,要寻求针对性的特效药,如发觉专药,只要不会伤人,就应当机立断,予以大剂,直接杀灭驱逐病原。如无特效专药,采用治人却病法,则用药要稳要轻,协助自然疗能,务使正气得到扶持,要促使自调自控机能的恢复和加强,只要邪气有去路,体力能支持,不妨期待,使其自衰。如果不知从上述二方面权衡出入,但知按证下药,轻描淡写,就不免疲药塞职之诮。

参考文献

①、②林乾良,医学文字源流论(一),(内部资料)2003-9-1422:24:59北海散人头衔:佛门弟子等级:管理员文章:3797积分:4270注册:2002-12-24

第3楼非湿黄疸论

时医咸谓“无湿不成疸”,而余独有燥疸非湿之论。有闻而诮之者曰:《内经》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瘅。”《金匮》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俱谓黄疸“病虽有五,皆湿热也。”此系秉之经旨。子责其非,竟作燥疽非湿之论,悖经违俗,请问何据?

余曰:尝览仲景之治疸,于脉证,有八纲之辨而燥湿未尝不分;于治法,有润利之殊而八法未曾偏废。若拘泥于论湿之文,而不知有燥淤诸疽之证治,是一叶障目,有昧仲师之活法。而内经民当病瘅之瘅,原指热病,非指黄疸,引瘅证疸,系后人之误解。至丹溪所云,仅言其常,景岳尝驳之矣!黄宫绣谓“如苗值于大早,则苗必燥而黄,是苗因燥而黄者也;太涝则苗必湿而黄,是苗因湿而黄者也”(《本草求真・茵陈条》),此诫乃说明仲景学说之极好比喻,

有鉴于前人论燥淤诸黄者虽多,但迄无非湿黄疸之专文,故现以燥淤黄疸为主,专论非湿黄疸诸证,为谓“黄疸无湿不成”者之棒喝。

热燥黄疸

热病误治,热灼津伤,邪从燥化,因热燥而病黄疸者有之。如《伤寒论》114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乾、咽烂,或不大便,……。”即是叙述了这一证型。因风为阳邪,火为阳热,两阳相熏灼,伤津劫液,病从燥化,故身黄之外,小便难,身枯燥,口咽干或不大便等燥的症状颇为突出。又205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笔者认为:这一条误用火攻,火热相合,两阳熏灼,消烁津液的情况,与上条完全相同,故亦作热燥黄疸看为妥,若概认为黄疸病小便难,或小便不利均为湿乏去路之表现,从而将上述条文俱作湿热解释,实谬。

热燥黄疸之症状表现,主要是热与燥二个方面。但上二条文只着重论述了病因病理及燥的表现,关于热的症状描述不很具体,但《金匮・黄疸篇》“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这一条也是论述热燥黄疸之文,且于热的症状描述较详,可以合参。其中“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两句,是插笔。燥湿对举以为衡,是仲景作论常用之法。在论热燥黄疸之时而提及湿,目的在于既强调了黄疸毕竟以湿热为常,又告诫黄疸辨证,须就燥化湿化的不同病机,注意作鉴别诊断,有叫人对勘意。至于用下法治疗,是因热燥二面,处在因热而燥,尚以热为主的情况下,热邪入里,邪从燥化,必致里结,故治用釜底抽薪、急下以存阴。

刘完素深明仲景治疽以燥湿分论之旨,故《河间六书》云:“大抵凡诸黄者有二,一则湿热气郁而黄,万物皆然,义如麦秀而黔雨,湿热过极则黄疸也,及水涝而天气湿热,则草木将死而湿变黄者也;或病血液衰,则虚,燥热太甚,而身面痿黄者,犹亢旱而草木痿黄也,夫病燥热而黄者,当退热润燥而已。”黄宫绣之说,即基刘氏说而来。张石顽亦云“黄疸有干有湿”,惜片言只语,论述不详,为与临床相印证,现举前人治验一则,以备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