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入肝经。
熟用止血,生用行血。伍五灵脂,治心腹痛。
入东方血海,是其本职。利小便者,兼入州都耳。蒲黄,乃手足厥阴血分药,能凉血散
血,
故血分瘀滞之痛,皆可用之。又舌胀满口,及舌上生疮,均可外用。
\x无瘀血者勿用。\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肺经。反乌头。
肺伤吐血建奇功。痈肿排脓称要剂。
性收色白,合乎秋金,入肺经以疗诸热之证,收中有散,又能排脓。
\x痈疽溃后,不宜与苦寒药同服。\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胞、肾二经。
行血止血、消瘀通经。风痹咸宜,扑损可治。
茜草忌铁、根可染绛,但无瘀者勿用。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
崩中吐衄,瘀血停留。
二蓟性味,主疗皆同,但大蓟兼主痈疽也。
\x二蓟,破血之外,无他长,不能益人。\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止血,解毒。吐血下血,崩中齿衄。口疮常发,频餐可复。浑身疥赖, 疮湿毒,溃疡
不愈
,用之洗浴。速效难期,贵在持续。
此草有拨乱反正之功。顽固难愈之出血与溃疡,常用于适当方中,颇有灵验。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肝经。牡蛎为使。忌同柏子仁。
止吐衄来红,定崩淋下血。历节风疼可愈,周身湿痹能安。
微寒补阴,故应止血,其治风湿者,益脾之力也。柏有数种,惟根上发枝数茎,蒙葺茂
密,
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是真侧柏也。
\x柏性挟燥,血家不宜多服。\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烧红,研细。
止血以苦酒送下。消痈用猪胆调涂。磨浓点入目之飞丝。和酒治胞胎之不下。
墨者,北方之色,血者,南方之色,止血者,火见水而伏也。内有鹿角胶、非 红,不
可用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即乌贼骨。味咸,性温,无毒。入肝经。恶白芨、白蔹、附子。炙黄。
止吐衄肠风、涩久虚泻痢。外科燥脓收水,眼科去翳清烦。吐血下血,腹痛环脐,女子
血枯
,漏下赤白。
味咸入血,性涩能收,故有软坚止滑之功。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酸,性平,无毒。火 ,水飞。
止吐衄如神,消瘀血为水。
血见花蕊石,即化为水。过用损血,不可不谨。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苦,甘,性平,无毒。入肝、大肠二经。香附为使。
泡,去皮尖,炒。勿用双仁者。
破诸经之血瘀,润大肠之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痒堪除,热入血室,而谵言可止。
苦重于甘,气薄味浓,沉而下降,为阴中之阳,苦以推陈,甘以生新,故血疾恒需之。
\x桃仁破血,血瘀者当用,若用之不当,大伤阴气。\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醋炒。
下血积有神,化坚癖为水。
昔有患癖死者,遗言开腹取视得病块,坚如石,纹理五色,人谓异物,窃作刀柄,后以
刀刈
三棱,柄消成水,故治癖多用焉。
\x洁古谓三棱泻真气,虚者勿用。东垣五积诸方,皆有人参赞助,如专用克削,脾胃\x
\x愈虚\x
\x,不能营运,积安得去乎。\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甘咸,性平,无毒。入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