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三经。
能除新旧之瘀血,兼宣表里之风邪。
苏木理血,与红花同功,少用和血,多用即破血也。故能治跌扑损伤、壅塞作痛。其治
风者
,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一名血竭。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入心、肝二经。
凡用另研,若同他药捣,则化为飞尘。产于外国,难得真者,磨之透甲,烧灰不变色者
佳。
走南方,兼达东方,遂作阴经之主。和新血,且推陈血,真为止痛之君。
乳香、没药兼主气血,此则专于血分者也。善收疮口,然性急,不可多使,却能引脓。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咸,苦,性平。入肝经。畏锻石。盐炒枯黄。
恶血积聚,闭结坚牢,炒末调吞多效。赤白丹肿,痈毒初生,竹筒含咂有功。
咸走血,苦胜血,故为攻血要药。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咸,性寒,有毒。畏皂荚、菖蒲、屋游。即地鳖虫。
去血积,搜剔极周,主折伤,补接至妙。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浆立至。
仲景有大黄 虫丸,以有攻坚下血之功也。虚人斟酌用之。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见女科)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篇名>(三)破血逐瘀

内容:(见女科)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苦,性寒,无毒。入肺、心、心胞、肝、胃五经。
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凉心通肺,宽胸舒胁。配明矾,豁痰涎,开神明之蒙。伍射干,
治喉
痹,散阴阳之结。
能开肺金之郁,故名郁金。丹溪又谓∶“古人用治郁遏不能升者,恐命名因此。”
\x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由产地不同,尚可区分其功效。广产者色黄,善行气而有功\x
\x肺部\x
\x。川产者色紫,能入营而长于活血。\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破血下气,散肿消痈。
辛散苦泄,故专功于破血,下气其旁及者耳。此药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别
有一种片子姜黄,止臂
痛有效。
\x血虚者,不宜服之。\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肝二经。酒炒。
活血利气,止腹痛心疼。调经利产,主血晕崩淋。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理通身诸痛,疗疝舒筋,乃破血利气之良药也。
\x玄胡索走而不守,惟有瘀滞者宜之,若经事先期,虚而崩漏,产后血虚而晕,则不\x
\x可服\x
\x。\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酒炒。
破气行血,消积止痛。妇人结聚,丈夫奔豚。
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病邪凭之,此能利气达窍,则邪无所容矣。
\x蓬莪术诚为磨积之药。但虚人得之,积不去而真已竭,重可虞也,或与健脾补元之\x
\x药同\x
\x用,乃无损耳。\x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色红者良。
行瘀滞之血如神,止金疮之血至验,理肝伤吐血,胜似郁金,理刀伤出血,过于花蕊。
降香色鲜红者,行血下气有功,若紫黑色者,不堪用也。兼可辟邪逐秽,烧之,辟天行
时气
,宅舍怪异。



<目录>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篇名>(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恶人参。酒飞去沙,晒。
止血气之痛,无异手拈。行冷滞之瘀,真同仙授。
五灵脂,乃寒号禽之粪也。气味俱浓,独入厥阴。主血,生用行血,炒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