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限,则便不能以一心而贯万事,如何谓之合内外﹖《易》曰:「天下何思何虑,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贯之说也。至于程子之说,又就物理上论,即《论语》所谓「下学上达」,「形色天性」,洒埽应对,精义入神之谓也。及其归,则一而已。

  「下学上达」,如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事而非仁也。理会得底,则一部《论语》,圣人虽就人事上说,却无非言性与天道处;理会不得底,虽皓首穷经,钻破故纸,仍旧不闻。此处只关系自家心里在与不在耳。心存则见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若不存,是谓习矣而不察。今人只说事理一贯,然亦须分别次序,始得如程子言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始得下学人事,自然上达天理。若不下下学工夫,直欲上达,则如释氏觉之之说是也。吾儒有一分学问工夫,则磨得一分障碍去,心里便见得一分道理,有二分学问工夫,则磨得二分障碍去,心里便见得二分道理,从此惺惺恁地,不令走作,则心里统体光明,渣滓净尽,便是上达境界。

  「大德不踰闲」一章,《集注》云:「不能舞弊。」如何﹖

  弊在出入可也。圣贤心密,若大若小,皆不令有小罅漏。子夏功疏,只照管得大处,小处不免走作,故有此语。便是开一线缝,不是盛水不漏工夫。今人连大处走了,又子夏之罪人。

  「子在川上」一章,孔子只是说天地间道理流行,无有穷尽,如水之更往迭来,昼夜常恁地,初无一朝停息,即此是道体,大意亦可见。《集注》云:「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如何﹖

  自汉以来,号为儒者,只说文以载道,只将《诗》、《书》子史唤作道,其弊正是钻破故纸,原不曾领会得。然此事说之亦易,参得者几人﹖必如周、程、邵子胸次洒落,如光风霁月,则见天理流行也。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一章,斯字之义如何﹖

  君子持敬成熟,开眼便见此理,更不待渐次安排。谓如一动容貌,当下即便暴慢,一正颜色,即便近信,一出辞气,即便远鄙悖,盖持敬效验如此;若待言动之后,渐次点检,安得相应之速如此﹖学者持敬工夫,当其未成熟时,须着呼唤方来,及工夫熟后,须见此等境界,然后谓之成熟。盖斯之为言,犹「绥斯来,动斯和」,应险疾速之谓也。

  程子谓:「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故君子只在慎独。」

  洒扫应对虽是至粗浅事,但心存则事不苟,此便是上达天理处。慎独是存主此心,存此心,便是存天理。

  饭疏饮水之乐,箪瓢陋巷之乐,所乐者何事﹖此濂溪点化二程子诀,二程从此悟道,终不以此语学者。晦翁事事剖露,说向后学,独此不敢着语。

  凡说所乐在道,以道为乐,此固学道者之言,不学道人固不识此滋味。但已得道人,则此味与我两忘,乐处即是道,固不待以彼之道乐我之心也。孔、颜之心,如光风霁月,渣滓浑化,从生至死,都是道理,顺理而行,触处是乐。行乎富贵,则乐在富贵,行乎贫贱,则乐在贫贱,夷狄患难,触处而然。盖行处即是道,道处即是乐,初非以道为可乐而乐之也,故濂溪必欲学者寻孔、颜所乐何事,岂以其乐不可名,使学者耽空嗜寂,而后为乐邪﹖濂溪以此点化二程,二程因此省悟,后却一向不肯说破与学者,至今晦翁亦不敢说破,岂秘其事谓不可言传邪﹖盖学者才说此事,动口便要说道,谓道不是,固不可。但才说所乐在道,以道为乐,则又非孔、颜气象。惟知孔、颜乐处便是道,则德盛仁熟之事也,要知颜子之与诸子,但有生熟之分耳。工夫生,则乐与道为二,不妨以此而乐彼,及工夫纯熟之后,则乐与道为一,自不可分彼此矣。前贤不肯说破此事,正要看人语下气味生熟耳。

  (梓材谨案:此下有「论南丰有知之之明」云云条,今移入《庐陵学案》。)

  志道据德依仁,不知志据依如何用工夫﹖道德仁又如何不同﹖

  志于道,是一心向圣路上行,欲学做圣人事。据德即志道工夫既成,凡向之所志者,今则实得于己,如有物可执据。然依于仁,则据德工夫既熟,天理与心为一,不可脱离于片时,如衣之在人身,不可脱舍也。只是一个做圣人之心,但初来生而后转熟,初来犹是两片,后来方成一物耳。

  晦翁谓幽明始终无二理,程子谓昼夜死生之道,意者此理非有二涂。所谓一而二,以幽明始终言之;二而一,盖死复生,生复死,人复为鬼,鬼复为人,如昼夜之循环。

  气聚则始而生,气散则终而死。聚而生者为人,散而死者为鬼。有聚则必有散,聚散本一理也。原始而知其所以生,则反终而知其所以死。所谓一而二者,聚散本一气,分而为聚散耳,所谓二而一者,虽发而为聚散,其实一气耳。惟其一而二,故有生必死;惟其二而一,故知生则知死。鬼神之事以为无邪,则四时之祭祀皆可无也;以为有邪,则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温清甘旨之奉,不可一日无也。

  此浅学浪问。鬼神乃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