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门人之案,朱子之门人孰如勉斋﹖顾门户异同,从不出勉斋之口。抑且当勉斋之存,使人不敢竞门户,则必欲排陆以申朱者,非真有得于朱可知。推此以观陆子之门人亦然。」

  ◆勉斋讲友

  文定李宏斋先生燔

  直阁张主一先生洽

  县丞刘琴轩先生刚中

  通判李果斋先生方子

  漕使杨悦堂先生楫

  料院杨先生仕训

  郎中王东湖先生遇

  童科刘先生砥

  童科刘先生砺(并见《沧洲诸儒学案》。)

  文节李贯之先生道传(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胡西园先生伯履

  胡伯履,号西园,崇安人。勉斋尝与之书曰:「此间朋友往来甚多,但悠悠不能自奋者亦不少。每念契兄刚毅果敢,未尝不敬畏,恨朝夕不得承诲」云。(参《勉斋文集》。)

  (梓材谨案:首六字谢山《札记》所有。)

  学录詹流塘先生初

  詹初,字以元,休宁人也。以荐为太学录,上疏请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罢归,遂入庐山,不仕。尝与黄勉斋讲学。性介甚,吴益公有盛名,以其与韩平原往来,遂不与通。私淑朱子。其所著有《流塘集》二十一卷,今所存祇三卷,此其家传所云也。予考之《勉斋集》中,未尝及先生同时讲学,诸公之书亦无及者,而是书自明嘉靖以前未出,王龙溪始从其家得之,表章以行世,集尾有詹体仁、章从轩,饶双峰诸公文字,程篁墩为《文献志》犹未见也。其中议论固有可釆,但亦似有出于后人之增益者,今节录之。(补。)

  祖望谨案:詹体仁是朱学,章是陆学,先生盖往来其间。

  流塘集(补。)

  天地虽大,道中之物也。吾心虽灵,自道视之,亦物也。物者,器也。道者,天地之所以大,吾心之所以灵者也。故曰道者物之神,物者道之寓。

  至大者天,至广者地,至贵者人。尽人之道,则可以与天地并;违人之道,与禽兽并。 

  升降,时也,予则以为非时也,人也。三皇生则皇,五帝生则帝,三王生则王,五霸生则霸,岂三代以前常升,以后常降乎﹖存乎其人而已。

  礼者,君之道,不期臣之忠否也,臣虽不忠,君犹有盘水加剑之礼。忠者,臣之分,不期君之礼否也,君虽无礼,臣剖心而不变。

  儒者,人之需也,上焉君需之,下焉民需之,前圣需之以继,后学需之以开,故其道大,其任重。

  静安而后能虑,似与释氏静而生慧相近,然吾儒前有知止工夫,佛氏止是死守着一净。

  或问尊德性、道问学朱、陆之分。曰:「此非学者所可轻议。」

  圣人未尝不欲生恶死,但其一生一死,皆断以理,而无一毫有我之心。所以为仁,若必死以求名,虽胜于必生以苟禄者,然必之一字,便是私意,未免死之或过。然此自仁人言之,若后世虽死伤于勇也,还是一好人。

  心无出入,心之神有出入,故操之。

  卜式初以阿意得官,后乃直谏,君子讥其自知无益于时,乃以此塞责。以君子之道论之,固是卖直,然还是他廉耻之心未尽泯处。

  常遇事,辄自斯于心曰无私欲。以此去私,不知此一念期必底心,便不好;须反之于内,自有无私底本体,不期于无私而自无私矣。

  常早夜不寐思,此乃心不定之过。因立心要静,不知立心去静,便是动。程子曰:「无欲故静。」

  (梓材谨案:谢山所录,此下有论朱、陆一条,移入《象山学案》。)

  学不可缓,亦不可急,缓则怠而无功,急则进锐而退速。

  祖望谨案:以上皆其粹言也。若其论朱子《申申夭夭章》,注有圈内圈外之说,此乃明人讲章家所言,陋甚,必非宋儒所言也。)

  州判余先生元一

  余元一,字景思,仙游人。淳熙五年,以《诗》学魁南宫,登进士乙科。娶黄勉斋女弟,而勉斋则朱子,因得亲炙。始见之日,以仁义礼知信分作五论,及自着文集为贽,朱子敬爱之,尝有《答余景思书》,见集中。知同安县,号称清严,终池州通判。(参《仙游县志》。)

  ◆景思学侣

  侍郎余先生崇龟

  余崇龟,字景望,仙游人也。兄元一,从朱子游。先生以进士入官,不附韩侂冑,出知江州,嘉定更化,宰相言「自权臣专政,朝士独余某中立不倚」,除御史,终于兵部侍郎。(补。)

  勉斋家学(李、胡三传。)

  黄先生辂

  黄辂,字子木,勉斋长子也,为朱文公外孙。文公尝以陆探微所画师子像遗之。真西山《跋画师帖》曰:「子木之幼也,晦庵已深期之。今其问学日进,而志气日强,盖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