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守扼外洋,法甚周密,宜复旧制:以烽火门、南日、浯屿三■〈舟宗〉为正兵;铜山,小埕二■〈舟宗〉为游兵。寨设把总,分汛地,明斥堠,严会哨。改三路参将为守备。分新募浙兵为二班,各九千人,春秋番上。各县民壮皆补用精悍,每府领以武职一人。兵备使者,以时阅视,皆从之。
  隆庆四年,添设浯、铜游兵。详见兵制。
  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浙营兵戍泉。详见兵制。
  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澎湖游兵。嘉隆间,海寇曾一本、林凤巢穴于此。万历二十年,倭有侵鸡笼、淡水之耗,议者谓澎湖密迩,不宜坐失。乃设官兵,先据险戍之。其初设一游、四哨,后以孤岛寡援,增设一游总哨,旋裁去兵额、船额。见《兵制》。

  国朝

  顺治十八年,迁沿海居民,以垣为界,三十里以外悉墟其地。
  康熙十八年,命沿海二三十里量地险要,各筑小寨防守,限以界墙。时耿逆之乱,迁民悉复故土。及康亲王平定闽疆,疏称迁界累民,听其自便。至是,督抚上请,遂再迁焉。
  康熙四十二年,覆准沿海各营,洋面有岛有屿,宜另为派定船只,以将备带领,常川驻守。其余各汛,以千把游巡。又是年覆准各处商船,出东洋者,必由定海镇所辖要汛挂号。往噶喇吧、吕宋等处,船出洋必由澎湖、南澳所辖之要汛挂号。其或由浙入闽,由闽入浙者,则必经定海、黄岩、温州、闽安、海坛、厦门、澎湖、南澳各协镇所辖要汛挂号。
  康熙四十六年,覆准闽省渔船,准与商船一体往来。欲出海洋者,将十船编为一甲,取具连环保结:一船有犯,余船尽坐。桅之双单,并从其便。嗣后造船,责成船主取澳甲户、族里长、邻右保绪:倘有作奸,事发,与船户同罪。
  康熙四十八年,覆准闽、粤、江、浙四省,每年轮委总兵官,亲领官兵,自二月初一日出洋,在所属本汛洋面,周遍巡查,至九月底撤回。遇有失事、获贼,照例分别题参议叙。
  康熙五十年,覆准浙、闽捕鱼船只,不许越省行走。令沿海一带水师营管辖,取州县官保结,送沿海一带提镇副将,令其约束。
  康熙五十三年,覆准水师提标五营,每营额设战船一十四只。船傍添刻“海国万年清”五字,分五营,每营以一字为号,自一号依次编至十四号止。并各镇协营一例取字,依次编号,刊刻船傍。又是年覆准各省海洋商、渔船只,分别书写字样。其各标营船巡哨,刊刻某营第几号;哨船照舵工水手例,各给与腰牌,刊明姓名、年貌、籍贯。如船无字号,人有可疑,即行严孥究治。
  康熙五十五年,覆准福建水师提标五营,澎湖水师二营,台湾水师三营。派拨兵船,各书本营旗帜。每月会哨一次,彼此交旗为验。
  康熙五十六年,覆准海坛、金门二镇,各分疆界为南北总巡,每岁提标拨船十只,将六只归于巡哨南洋总兵官调度,四只归于巡哨北洋总兵官调度。其台、澎二协副将,金门、海坛总兵官,均于二月初一日起,至九月底止,期满撤回。又是年覆准台湾米粮应着落台湾镇道,将内地一体严加查禁,不许私运出洋偷卖。至漳、泉、厦门地方,米少价贵,该督抚即酌定应需米谷数目,行文台湾镇道量拨。米谷,验给照文,护送兵船逐汛严加押送,饬地方官亲看发卖,并将原照申送督抚销案。
  康熙五十八年,覆准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出入盘查,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令一体护送。由澎到厦,出入盘查,方许放行。又往台之人,必由地方官给照。单身游民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如有违犯,分别兵民治罪。不许地方官滥给照票,如有哨船偷带者,将给管专辖各官,分别议处。
  附载:明曹学佺《海防志》:闽有海防以御倭也。国初设卫、所,沿海地方自福宁至清漳南北浙粤之界,为卫凡五,为所凡十有四。仍于要害之处,立墩台、斥堠,守以军,余督以弁职,传报警息。凡以防倭于陆,又于外洋设立寨、游。寨之初设有三:烽火,南日、浯屿。续增小埕、铜山为五。寨领以把总,用武科会举及世勋高等题请升授。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谓之“钦依”。游之初设亦有三:海坛、元钟、浯铜。续增湄洲、嵛山为五。领以把总,由抚院差委或指挥,及听用材官谓之名色。凡以防倭于海,时值春秋二汛,驾楼船备岛警,总镇大帅亦视师海上,按期驻节,经制周矣。南澳一游,间于闽粤,亦以钦依总之。顷题海坛、元钟改授钦总,以重事权,且移浯屿一寨专守石湖,固泉门户,寻以浯铜系漳要区,亦须体例题改。复设台山、礵山、湄洲、五虎、鸿江、澎湖等游,甚至料罗、东涌、大小甘山亦设远哨,实欲其缓急攸资,互为应援。瀚海无波则画方以守,弋船下漱则合力以攻,毋泥区区汛地间也。《闽书》:成弘以前,山寇多而海寇少;正嘉以来,山寇少而海寇多。国初州县仍宋、元旧,山林深阻,菁棘蒙密,奸宄时窃发,至乎蔓不可图。今其地芟夷之后,悉置县司,即欲啸聚,靡所藏寄,此山寇多少所由异也。国初太祖严通番禁,寸板不许下海。江夏侯经略海上,城寨方新,士伍骁健,又孰有寇?嘉靖之初,都御史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