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辞咎。至于疏瀹壅滞。修固堤埂。两年以来。各属农田。既无以前淹没之害。且获以后涸复之利。年谷屡丰。人民和乐。即以岁修而论。较前省费亦多。而民间无复随时派累之扰。此皆可凭诸天日。询诸舆论。虽人之多言。臣皆可与共质。不敢有所避也。所有修理都江堰成效实着各缘由。谨遵 旨据实回奏。伏乞  圣鉴训示。

  两修都江堰工程纪略序       
强望泰

余闻之。弗虑胡获。又闻虑而后能得。此虽在一身一家之事。犹宜厝注周详。矧都江堰分千支万派。溉十四州县之田。活亿万生灵之命。是乌可不熟思审处。蕲尽有司之职也哉。余荷先考忠烈公庇荫。自甲戌蒙   睿皇帝钦赐科第。旋由翰林改授中书。奉职十年。深以析薪弗克负荷为惧。丁亥仲春。选授成都府水利同知。孟冬任。周历各堰。至索桥上内外江分水鱼嘴处。见河口宽四十余丈。河身自六年旧河口起至宝瓶口讫。均仅宽四五丈至十二丈不等。河岸一带积沙石踰数丈。河中为沙石淤塞更甚。各堰笼堤亦冲刷损坏者过半。因延访绅耆。披阅志乘。细绎深思。求所以治之之法。觉稍有会通于深淘滩低作堰之本义。考宋郡县志云。秦太守李冰凿离开二渠。一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谓之外江。一由永康过郫入成都。谓之内江。按灌在汉属虒。蜀置都安。宋齐徙汶山郡治此。唐置盘龙县。寻改名导江。宋太平兴国三年。始改永康军。元改灌州。明始废州为县。则宋之永康。即今灌治也。其云深淘滩者。所以防顺流之沙石。不使淤入内江也。低作堰者。所以使有余之渠水便于泄入外江也。推明其义。因于是冬兴工。即多加河防。广作埂笼。深去河底之碛沙。低砌笼堤之层数。戊子春夏察看水势。六字之法。觉果有验。旋于各堰一律如前修治。窃冀如此兴修。数年后此堰可复古制。一劳永逸。而不意两修后。余即有懋功之行。因思天下事。好奇者矜新法。耽逸者隳先型。及事不成。则皆归之于造化。堰工不遵六字修。历有年所矣。余不敢诿之于天。不得不师之于古。爰将两修各工纪略于左。以志千虑之一得。后之君子。或能谅此愚诚焉。

一七年淘挖内江河口。长八九十丈。宽十五丈。均深五尺余寸。八年。察看河底较七年约深二尺余寸。今河底较上年约深三尺余寸。

一挖去古河内沙堆。约深三尺。宽十五丈。长一百余丈。使水可引入古河。新开河口。将来可以渐次淤塞。

一镇夷关脚下。七年挖深五尺。现一石。与山连。围圆约一丈许。询之胥役佥云。每年若见此石。即不淘挖。余谛审其言不确。乃命石工凿去一尺余寸。使与河底平。八年。河底较凿去石。又矮一尺。因又凿去二尺五寸。使与新河底平。

一紧对卧铁碑下河底。七年掘深二尺。现出木桩。与河底平。八年河底较木桩低一尺五寸。余命将木桩凿去一尺五寸。使与河底平。察省志此处有明时竖立铁桩数根。余淘觅数十日。不见。因亦竖铁桩一根于河中。南去岸。五丈二尺。北去岸。四丈六尺。颠与淘深之河底平。竖处亦与卧铁碑相对。

一鸡台下向有淤沙一堆。高计丈余。周围约六丈许。余命挖与水面平。但其旁系深潭。七年淘挖时。恐人夫将沙石弃潭内。被水冲复起。仍成淤集。因逐日亲督工。命担弃远岸。役夫中有老而黠者。跪余前云。伊在堰淘挖三十余年。此处沙石。历来尽弃潭中。余知其谲。即昏夜微服谘访。未闻有云频弃潭中者。但察实时已倾潭中大半矣。以致八年此沙复堆淤宽六丈高五尺。余仍照七年督挖去尽。不令弃片石于潭中。是年此处河底较七年挖低二尺余寸。因于北案石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旁。添刻水则十画。初画令与河底平。俾农民便察此处深浅也。

一宝瓶口河形。旧宽十二丈。七年察量。仅宽七丈余。余于是年展宽一丈。长二十余丈。深约五尺。八年又展宽三丈。长四十丈。深五六尺不等。仍复古制。使水出口势得舒畅。并将所挖沙石。置北案城脚下。堆砌成坎。上坎约高一丈余寸。宽三丈。长三十余丈。下坎约高四尺。宽一丈三尺。

一走马河锁龙桥下。本有河工。闻堰长云。数年来并未淘挖。余于八年仍添挖河方七百余数。又上漏罐偪水坝南岸。向无挖工。余见此处沙淤甚高。亦添挖河方四百余数。又下漏罐转湾处。余见河身淤窄。亦展宽一丈许。以上七则。均遵深淘滩法也。

一自镇夷关起至人字堤止。河身均展宽一丈五尺。

一飞沙堰系历来古河。七年。此处横铺笼装至十数层。又加装以筷子笼。因河底高。笼亦作高。夏间水涨。余亲往察。见水不能泄入外江。当即割笼二层。使泄其余水。八年河底挖深。因将笼亦低作。较上年矮去数层。此遵低作堰法也。

一人字堤边漩坑。向来用笼滚填。填齐水面。方用横铺填心笼二三层装砌。上又用搭包顺笼面。七年。余见此作甚不得法。八年。余令堰长夫头用篾绳系笼头中尾三处。笼入水时。令人将绳撦紧。使笼至坑内。不致倒卧悬栽。亦不致溜入潭内。笼离水面约三尺。即令泅夫下水用竹篾将笼连环密缝。出水面时。仍照水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