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祀殿。则周之文王配祭于明堂者也。所以尊 太宗也。二配至重。万世不迁之法也。岂有抑扬轻重于其间哉故并配则各失其尊、分配则各全其尊矣、臣不知议者又何所疑也、以臣观之、所谓圣人复起、不可易者也、仰惟 陛下、天资英迈、圣学渊微、志崇业广、才大有为、临御十年于兹、敬天法祖、敏学懋政、二帝三王之美、萃于一身、臣下仰承休德之不暇、盖所谓无间然矣、乃者降诏大议郊祀始而外廷之臣、因一二臣之言、以分祀为不可、则哗然而争之、今则咸以为是矣、 二祖分配之礼、 陛下既勑下礼官、外廷之臣闻者叹服、无不以为是也、乃内阁辅臣则又疑以为非而争之、卒使 陛下不得以宣昭诞布、雷震而风行之、此臣之所以独抱惶惑而莫知所措也、
  得旨礼部会同原议官申议来说
  请举雩坛祀典疏【大雩】
  臣昨者伏覩 勑谕、以太庙享祀制宜、未称孝敬之情、伏惟 太祖高皇帝、圣德丰隆、神功伟盛顾不得南面居尊、乃尊奉 圣祖为始祖、居 始祖之位、每岁孟春行特享之礼、自 太宗而下、并各居一幄而同日行礼、其夏秋冬三享、仍于 太祖之室相向行时祫礼、仍于季冬行大祫礼、以 德祖居尊、及 懿熙仁三祖合享于 太庙、亲王功臣俱配食于两庑、岁暮节祭、归之奉先殿行礼、 世庙止行四旹之享、岁暮之祭、亦归之崇先殿、圣谟丕显、卓越古今、祀事孔明、茂延基祚、甚盛举也、窃惟前代表列 祖宗功烈、称秩庙祀、多出儒臣建议、礼官详定、几于聚讼、犹或过差、未有如我 皇上仁孝充积、一旦发自天衷、亲摛圣藻、百年之大典遂定、 七庙之神灵以安、但昨该尚书李时会臣、以 圣谕欲于奉天殿行秋报礼、于丹陛上行大雩礼、臣窃伏惟念二礼之行于殿陛、或非其地、窃窥 陛下圣意、必以为秋报类于大享、又明堂乃 天子布政之宫、故以奉天殿拟之、但古之明堂制度。其说非一。有谓去国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内。要非王者尝居。故朝诸侯出政令。则居焉。而亦可以祀天地。交神明于此。我 圣祖于圜丘未成之时。固尝即奉天殿以祀天矣。盖一旹权宜、原非作则。古人礼制。要难尽同。今奉天殿。乃 陛下紫宸正衙。万国朝会。向明出治之所。而一旦以之行奠献嘏祝之事。臣窃以为未宜。若 陛下圣意以出郊大数。则宜以山川一祀。特遣大臣代行。而秋报仍行于大祀殿庶亦得以伸配帝之敬于我 太宗。而于 陛下分配 祖宗。兼举祈报之义。盖全且尽矣。至于大雩之礼、臣按春秋左氏传、龙见而雩、盖于建巳之月、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为百谷祈膏雨也、又月令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通典曰、建巳之月、雩五方上帝、其坛名曰雩、荣于南郊之傍、命乐工习盛乐、舞皇舞、本朝大学士丘浚、亦谓天子于郊天之外、别为坛以祈雨者也、三代盛时、当龙见之月。则有大雩之祭。但后世此礼不传。而在位者。遇有旱暵之灾、山王山王假异端之人。为祈祷之事。不务以诚意感格。而以法术刼制上帝之灵。诬亦甚矣。浚意欲请于郊兆之傍。择地以为雩坛。命礼官参酌古今雩祭之礼。每岁孟夏以后举行。庶几上感天心。以致雨旸之旹若。其说似亦可从。臣愚以为 陛下于孟春上辛。既祈谷于上帝矣。祈谷云者。固所以祈雨旸旹若。以大我谷黍也。苟自二月以至四月以后。旹雨而雨。旹旸而旸。则大雩之祭。 陛下可以免于亲行。而遣官以代之。惟其雨泽愆期。则 陛下躬即其地以行祷祝。其作乐陈舞。亦须少仿古昔之仪。庶足以称 陛下为民切远之心。而于古人之礼为不失也。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二终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三
  华亭徐孚远闇公 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夏允彝瑗公选辑
  张安苞子固参阅
  夏文愍公文集二(疏)
  夏言
  疏
  论禘宜虚位疏
  会议九庙规制疏
  请勑戒饬土鲁番天方国夷酋疏
  议处降答各夷勑书称谓疏
  议凤阳府不当筑城疏
  奉勑详议南京太庙不当重建疏
  复议大臣有期功丧庙祭当回避疏
  奉旨拟定七庙名额疏
  奉旨议孟夏荐麦及赐百官麦饼疏
  请定宗庙雅乐疏
  复议给事中陈侃等进呈使琉球录疏
  议处讲武堂事宜疏
  议处土鲁番等夷人入贡事宜疏
  会议迁奉慈殿三后神主于陵殿疏
  论禘宜虚位疏【禘祭】
  顷者臣不揆浅陋、辄献末议、以为自汉以下、封建法废、谱牒不明、世系难考、欲如虞夏之禘黄帝、商周之禘帝喾、巳不能尽合、故禘之废者几二千余年、兹者仰承 皇上德音、因推明古典、采酌先儒精微之论、奏请宜为虚位以祀、庶此礼复行于世、奉 圣旨、禘义深奥、尔所议已得、具见诚意、朕亦以所自出之祖、本是厥初第一之祖、宜虚位而祀、惟求在我之诚耳、朕已具悉、礼部知道、钦此、续因中允廖道南献议以为皇姓、乃帝颛顼之后宜禘颛顼、奉 圣旨、这所奏礼部便会官同夏言奏议一并参考详议来说、钦此昨该礼部会同内阁九卿詹事府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