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应于下响有清浊
影有曲直响所报非一声也影所应非一形也故为
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形以行赏罚之象
大戴礼记盛德篇古之御政以治天下者冢宰之官
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
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故六
官以为辔司会均入以为故御四马执六辔御天
地与人与事者亦有六政是故善御者正身同辔均
马力齐马心惟其所引而之以取长道远行可以之
急疾可以御天地与人事此四者圣人之所乘也是
故天子御者太史内史左右手也六官亦六辔也天
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亦惟
其所引而之以之道则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
则国和以之圣则国平以之义则国成以之礼则国
定此御政之体也
说苑敬慎篇国有五寒而冰冻不与焉一曰政外二
曰女厉三曰谋泄四曰不敬卿士而国家败五曰不
能治内而务外此五者虽祠无福除祸必得致福则

说丛篇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
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
内必定矣
扬子先知篇圣人之法未尝不关盛衰焉昔者尧有
天下举大纲命舜禹夏殷周属其子不胶者卓矣唐
虞象刑惟明夏后肉辟三千不胶者卓矣尧亲九族
协和万国汤武桓桓征伐四克由是言之不胶者卓
矣礼乐征伐自天子所出春秋之时齐晋实予不胶
者卓矣
申鉴政体篇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以统其精气刚柔以品
其群形仁义以经其事业是为道也故凡政之大经
法教而已矣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仁也者
慈此者也义也者宜此者也礼也者履此者也信也
者守此者也智也者知此者也是故好恶以章之喜
怒以□之哀乐以恤之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
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厘庶绩咸熙
天作道皇作极臣作辅民作基惟先□王之政一曰
承天二曰正身三曰任贤四曰恤民五曰明制六曰
立业承天惟允正身惟常任贤惟固恤民惟勤明制
惟典立业惟敦是谓政体也致治之术先屏四患乃
崇五政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
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俗乱则
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
得守其度矣轨越则礼□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
败则欲肆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是谓四患兴农桑
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
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民不畏死
不可惧以罪民不乐生不可观以善虽使布五教
咎繇作士政不行焉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
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
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君子之所以动天地
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
天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
身上有师傅下有燕臣大则讲业小则咨询不拒直
辞不耻下问公私不愆外内不贰是谓有交
问明于治者其统近万物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家
治乱之本在左右内正立而四表定矣
问通于道者其守约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有一
行而可常履者正也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
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是谓不思而得不为而
成执之胸心之间而功覆天下也
自天子达于庶人好恶哀乐其修一也丰约劳佚各
有其制上足以备礼下足以备乐夫是谓大道天下
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下有忧
民则上不尽乐下有饥民则上不尽膳下有寒民则
上不具服徒跣而垂旒非礼也故足寒伤心民寒伤

问君以至美之道道民民以至美之物养君君降其
惠民升其功此无往不复相报之义也故太平备物
非极欲也物损礼阙非谦约也其数云耳
问善治民者治其性也或曰冶金而流去火则刚激
水而升舍之则降恶乎治曰不去其火则常流激而
不止则常升故大冶之炉可使无刚踊水之机可使
无降善立教者若兹则终身治矣故凡器可使与颜
冉同趋投百金于前白刃加其身虽巨跖弗敢掇也
善立法者若兹则终身不掇矣故跖可使与伯夷同

或曰圣王以天下为乐曰否圣王以天下为忧天下
以圣王为乐凡主以天下为乐天下以凡主为忧圣
王屈己以申天下之乐凡主申己以屈天下之忧申
天下之乐故乐亦报之屈天下之忧故忧亦及之天
下之道也
潜夫论务本篇凡为人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
莫不善于离本而饬末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
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
则诈伪入学则不乱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此
二者以为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
中论慎所从篇夫人之所常称曰明君舍己而从人
故其国治以安暗君违人而专己故其国乱以危乃
一隅之偏说也非大道之至论也凡安危之势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