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秦纪而改之乎是秦汉之不改月者审矣文
□师古之言皆谬妄者也吴渊□反取其说而诋蔡
氏以嬴秦视三代误矣
群书备考
  正朔
自黄帝受河图作甲子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正朔
之建有自来矣唐虞夏后皆建寅而商则建丑周则
建子秦则建亥自汉迄今始用孔子之言皆以夏时
为首得人生于寅之义矣然三正之建群议颇有异
同汉孔安国郑康成则以为周人改时与月程伊川
胡安国则谓周人改月而不改时九峰蔡氏以为不
改时亦不改月元儒吴仲迁陈定宇张敷言史伯璩
吴渊□汪克宽辈则远宗汉儒而排蔡氏之说谓以
言书则可从以言春秋则不可从然则将安所折衷
乎曰汉儒之言是也昔孔子作春秋系日系时必曰
春王正月左氏去其时犹未远也故断以十一月为
正月而诸儒所以疑之者正以周官仲春逆暑仲秋
迎寒季春出火季秋纳火仲夏斩阴木仲冬斩阳木
之文有所不合耳殊不知周礼其出最晚正不必援
之为据而且可因是见周礼为后人附会之书以经
文考之僖之五年正月日南至以十一月为正月则
冬至乃其时也昭之二十二年二月日南至若谓周
人不改月则冬至乃在春二月乎孟献子谓正月日
至可以有事上帝此又可验礼经者也豳风谓七月
流火十月改岁此又可考于诗人者也若乃易之临
曰至于八月有凶程子以为建未之月者正得其旨
而何疑其为谬孟子所谓七八月之间旱朱子以为
周七八月夏五六月者正合其时而何疑其为非不
信孔子之笔而信附会之书不信程朱大儒之言而
信纷纷之论亦惑矣且以历法推之昭七年四月日
食于豕韦之末降娄之初若周果不改月自应食在
二月矣昭三十一年二月辛亥朔日食在鹑尾今以
历推若不改月自应在十月食矣天道岂有谬而圣
经岂有误耶此则灼有明验而又不容以口舌争者
后曹睿之改元景初以魏革汉正遂以三月为孟夏
四月虽行之不四年而复然建丑之说行于后世者
未闻其不改月也武之改元天授以周革唐命遂
用十一月为正月虽行之不九载而复然建子之说
行于后世者亦未闻有不改月也今乃谓周人建子
特以此月为正朔之月而非以为正月则何取于改
岁之义耶

 正朔部艺文
  正朔议          晋傅元
帝王受命应历禅代则不改正朔遭变征伐则改之
舜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无改正之文唐虞正朔皆
同明矣夏殷周革命乃改魏受汉禅亦已不改至于
服色皆从其本唯节幡用黄大晋以金德王天下顺
五行三统之序矣
  改正朔制         唐制集
朕闻上皇纂历则天地以裁规大圣握图法阴阳以
施化故能牢笼品类陶铸生灵敷景运于休期阐宏
基于光大昔有隋失驭率土分崩赤县为禾黍之场
苍生遇涂炭之酷我高祖神尧皇帝龙兴分晋凤起
寰区殄枭獍而安八荒剪鲸鲵而清四海太宗文武
圣皇帝膺昊穹之历数鼓雷电之雄威服远冠巢燧
之前开边越羲农之际鸿名迈于三五茂绩隆于往
初高宗天皇大帝□雷泽之灵符降天纵之神器湛
恩所被匝乾坤覆载之乡至化所覃尽舟车所通之
境抚璇丹极辑瑞苍岩天平地成淳风起千年之运
乐和礼备宝祚隆三圣之基逖听王猷熙开帝载朕
以虚薄虔奉睿图业业兢兢不遑寝食幸穹昊贻佑
宗社延祥河荐合天之符洛出永昌之时和岁稔
远肃迩安斯皆先德所延屡彰嘉贶自恭临兆庶已
积炎凉尚想移风未臻于至道顾循菲德愧切于深
衷思弘顾托之恩再阐混元之始夫以元穹列象三
辰以之丽天厚载含章五行于焉纪地易曰三五以
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
下之象水火相变其卦为革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
言五德更相生变革万象故帝王改正施教明受之
于天不定之于人者也仲尼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盖以文质相因法度相改故矣是以伏羲高
阳有周皆以建子之月为正神农少昊陶唐有殷皆
以建丑之月为正轩辕高辛夏后汉氏皆以建寅之
月为正后虽百代可知者以此虽遭遇之不同步骤
殊致未有不表明轨物以章灵命之符者也我国家
创业常有意乎正朔矣所未改者盖有由焉高祖草
创百度因循隋氏太宗纬地经天日不暇给高宗嗣
历将宏丕训改作之事屡发圣谟言犹在耳永怀无
及自五帝缵统三王驭宇或父子相承同体异德或
金木迭改应天顺人故纳麓登庸粤受终于文祖干
戈革命必理历于明时然则开元配永自阳来之
旦统历履端基于朔易之首孳萌发内气律由中品
物任而昭苏生类荡而敷革是知夏之人统不逮殷
之地正殷之地正有劣周之天统元命所苞实在兹
矣周文稽古制礼于成王之日汉高握德改元于武
皇之代则知文制大备未遑于上业损益之道谅属
于中平朕所以遵饰礼经奉成先志今推三统之次
国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