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具在大学一书太祖曰大学平治天下之本其
可舍此而他求哉
枝山前闻上万机之暇留意方策尝以尚书咨汝羲
和惟天阴骘下民二节蔡沉注误命礼部试右侍郎
张智同翰林院学士刘三吾等改正因通加研校书
成名曰书传会选又以孟子当战国之世故词气或
抑扬太过今天下一统学者不得其本意而概以见
之言行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又命三吾删其过
者为孟子节文不以命题取士
先进遗风参政陶姑孰郡公安上与儒臣论学术公
对曰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害道犹美色
眩目鲜不为惑自非豪杰不能决去夫邪说不去正
道不兴正道不兴天下乌得而治公顿首曰主诚探
本至论
暖姝由笔学士苏平仲经筵日讲书不行跪礼太祖
欲罪之对曰臣执古圣人书对今圣人讲故不跪
困知记圣祖深明老氏之学至于经纶万务垂训万
世一惟帝王相传之道是遵孔曾思孟之书周程张
朱之说是崇是信彝伦攸叙邪慝无所容
明外史汪睿传洪武十七年召见命讲西伯戡黎篇
授左春坊左司直
明宝训洪武十七年四月庚午太祖谓侍臣曰朕观
大学衍义一书有益于治道者多矣每披阅便有儆
省故令儒臣日与太子诸王讲说使鉴古验今穷其
得失大抵其书先经后史要领分明使人观之容易
而悟真有国之龟鉴也
十八年五月辛酉朔太祖御华盖殿文渊阁大学士
朱善进读心箴毕太祖曰人心道心有倚伏之机盖
仁爱之心生则忮害之心息正直之心存则邪之
心消羞恶之心形则贪鄙之心绝忠悫之心萌则巧
伪之心伏故人常持此心不可为情欲所蔽则至公
无私自无物我之累矣
东朝记上于干清坤宁南北二宫间为退朝燕处之
殿置古书祖训于其中沈玩深思名之曰省躬方孝
孺奉谕撰铭
成祖实录永乐四年上视朝之暇御便殿阅书史问
文渊阁经史子集皆备否解缙对曰经史粗备子集
尚多阙上曰士人家稍有余资尚欲积书况于朝廷
乎遂召礼部尚书郑赐命择通知典籍者四出购求
遗书且曰书籍不可较值惟其所欲与之又顾缙等
曰置书不难须常览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亦欲遗
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也
名山藏典谟记永乐四年闰七月上语翰林侍读胡
广等曰朕曩守藩暇好观易时府中惟武周文善为
易然时有拘滞易者易也其妙在变又曰内君子外
小人一语人君用之功效不小十月免午朝上顾侍
臣皆休沐一日复问寓舍无事宁观书否对曰暇亦
不废上曰朕爱孔子饱食终日之言宫中恒观书若
等盛年切莫自逸禹惜寸阴何可不勉
七年五月上采辑圣贤格言为书四卷曰圣学心法
赐皇太子而序之曰朕惟古帝王平治天下具有要
道诏训子孙亦有成法朕承皇考洪基仰惟缔造艰
难惕焉思惧明明有训是式是仪夙夜孳孳莫悟深
奥尝欲立言训我孙子顾所闻者无过六经圣贤之
道几务之暇采辑为书名曰圣学心法揭君臣父子
为纲分而为目有统有专惟我子孙尚慎听之
八年十月以务本训赐皇太孙其书言田野农桑之
勤劳举高皇帝创业艰难次及往古人君圣贤昏乱
可法戒者以致饬励之意
殿阁词林记仁宗即位建弘文馆于思善门外驾尝
临幸讲论经史不倦
名山藏典谟记宣宗皇帝仁宗嫡长子成祖爱之年
十一以从狩北京日侍左右随事训教尝命从观田
家问所疾苦作务本训授上上读书一目数行尽□
皆举经史百家莫不涉意
明昭代典则正统元年春正月帝御经筵时中官王
振用事考功郎中李茂弘尝言可忧者君臣之情不
通今经筵进讲不过应故事以粉饰太平而暌隔蒙
蔽未必无意外之虞也遂抗章致仕去
大政纪正统元年正月上御经筵开讲敕曰朕祗奉
天命嗣承祖宗大宝统御天下用主神人而即位以
来弗遑夙夜永惟厥道必学乃明今以初九日御经
筵命尔翰林春坊等衙门儒臣分直侍讲夫大道原
于天尧舜禹汤文武以隆政教而周公孔子阐明之
我祖宗世所师法以安天下卿等宜安心竭诚相与
讨论务归至当毋隐而弗彰毋曲以徇好庶几明之
于心诚之于行以兴治化以福苍生用不殄天与宗
祖之命
天顺八年正月乙亥皇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御经筵
赐讲官学士柯潜白金文绮宝钞礼科给事中张宁
劝经筵进讲大学衍义从之
明昭代典则成化六年三月翰林编修陈音言养德
之要莫先于讲学讲学之功莫先于好问今陛下虽
间御经筵然势分尊严上有所疑未尝问下有所见
不敢陈愿于退朝之暇择儒臣有学行者引至便殿
有疑辄问务使圣心涣然如天开日皎则以之正心
正家正百官正万民而亿万载太平之业基于此矣
上曰此事累有人言俱己处置
九年春正月敕儒臣校订宋儒朱熹通鉴纲目命刻
梓以传编修谢铎上言曰宋神宗好通鉴理宗好纲
目徒知留意于书不能推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