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
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
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
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
而重患也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
也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
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
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
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
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
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
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
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侯
炙鬼侯腊比干剖心梅伯醢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
伯里子道乞傅说转鬻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
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公叔座言国器反
为悖公孙鞅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n尹子□于棘
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宓子贱西门豹不
斗而死人手董安于死而陈于市宰予不免于田常
范雎折胁于魏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
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
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
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愿大王熟察之也
  扬权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反以为之入


凡听言之道或有未审必出言以难之彼必反
 求其理以入于此也
故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审察其名则事位定明识其分则物类自辩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
 溶闲漫之貌凡听言者欲暗以招明愚以求智故
 暗然若甚醉者则言者自尽而敷奏也
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乎
 唇齿可以发言语也吾不为始则彼自为始吾愈
 □□彼愈昭昭
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上下与构
 离谓分拆其所言彼既分拆吾遂知之所陈之言
 或是或非如辐之凑皆发自下情上不与之为构
 也构结也
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参伍比物事之形也参之以比
物伍之以合虚根干不革则动泄不失矣
 参三也伍五也谓所陈之事或三之以比物之情
 或伍之以合虚之数常令根干坚植不有移革如
 此则动之散皆无所失泄也
勋之溶之无为而改之
 凡所举动溶然闲暇虽有所改无为而为也
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
 谓臣所陈言君若喜之彼必自媚益为其事若乃
 恶之彼必生怨而遂止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去喜恶以虚其心则道来止故为道舍
上不与共之民乃宠之
 谓下之为事上不与共得则臣得自专其事必成
 故得受其荣宠也
上不与义之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参咫
尺已具皆之其处以赏者赏以罚者罚
 闭内扃谓闭心以察臣也由内以观外若从室而
 视庭也八尺曰咫尺寸者所以度长短既闲心以
 参验之咫尺以度量之二者以具则大小长短皆
 之其所不相犯错如此则可赏则赏可罚则罚无
 乖谬
因其所为各以自成善恶必及孰敢不信
 所为善恶既各自成善必及赏恶必及刑刑赏不
 差谁敢不信
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赏罚规矩既以设于一事二事则人知他事皆然
 故曰三隅乃列也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
 神者隐而莫测其所由者也既不神故可测则可
 因故曰下将有因也
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主事不当则下以常理考之所以较其非
若天若地是谓累解
 天地高厚不可测者也君用意如天地则上因下
 考之累可解也
若地若天孰□孰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无□无亲也
能象天地是谓圣人
 象天地之高厚而无私也
欲治其内置而勿亲
 内谓君之机密也欲令机事不失所置之臣勿使
 亲之
欲治其外官置一人不使自恣安得移并
 外谓百官之政也欲令官政不失则每官置一人
 焉夫两雄必争官有二人适足以增其猜竞故一
 人则专而不恣岂有移易并兼之事
大臣之门惟恐多人
 臣门多人威权在之故也
凡治之极下不能得
 神隐不测故下不能得之治道无逾此者故曰治
 之极也
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去此更求是谓大惑
 刑名不差则民守职此治之至要者也去至要而
 不用非惑而何也
猾民愈众奸邪满侧
 亦既大惑故奸众而邪满
故曰毋富人而贷焉毋贵人而逼焉
 君之富臣更从臣贷君之贵臣更令臣逼此倒置
 之徒不识理道者也
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
 专信一人则刑势聚焉故失其都
  南面
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人
臣易言事者必索资以事诬主主诱而不察因而多
之则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