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家道隆盛安得不谓之福乎俗人以富
贵为福陋哉
韦斋朱氏曰父子主恩君臣主义是为天下之大戒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如人食息呼吸于元气之中一
息之不属理必至于毙是以自昔圣贤立法垂训所
以维持防范于其间者未尝一日而少忘
朱子曰圣人之于天地犹子之于父母
人之所以有此身者受形于母而资始于父虽有强
暴之人见子则怜至于襁褓之儿见父则笑果何为
而然哉初无所为而然此父子之道所以为天性而
不可解也然父子之间或有不尽其道者是岂为父
而天性有不足于慈亦岂为子而天性有不足于孝
者哉人心本明天理素具但为物欲所昏利害所蔽
故小则伤恩害义而不可开大则灭天乱伦而不可
救也
君臣父子之大伦天之经地之义而所谓民彝也故
臣之于君子之于父生则敬养之死则哀送之所以
致其忠孝之诚者无所不用其极而非虚加之也以
为不如是则无以尽吾心云尔
父子欲其亲君臣欲其敬非是欲其如此盖有父子
则便自然有亲有君臣则便自然有敬
问父母之于子有无穷怜爱欲其聪明欲其成立此
之谓诚心邪曰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
其如此则邪矣此天理人欲之间正当审决
问人不幸处继母异父兄弟不相容当如何曰从古
来自有这样子只看舜如何后来此样事多有只是
为人子止于孝
  又
鲁斋许氏曰事亲大节目是养体养志致爱致敬四
事中致爱敬尤急所以孝只是爱亲敬亲两事耳天
子之孝推爱敬之心以及天下亦唯此二事为能刑
于四海固结人心舍此则法术矣其效与圣人不相
似父母在不远游为子者恃血气何所不往但父母
思念之心宜深体当以父母之心为心
明方孝孺侯城杂诫
  论事亲
孝子之爱亲无所不至也生欲其寿凡可以养生者
皆尽心焉死欲其传凡可以昭扬后世者复不敢忽
焉养有不及谓之死其亲没而不传道谓之物其亲
斯二者罪也物之尤罪也是以孝子修德修行以令
闻加乎祖考守职立功以显号遗乎祖考称其善属
诸人而后荐誉之俾久而不忘远而有光今之人不
然丰于无用之费而啬于显亲之礼以妄自诳而不
以学自勉不孝莫大焉
  又
古礼之亡也人不知事亲之道今丧礼朝夕奠之仪
其事生之常礼乎孔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噫行者鲜矣
郁天民传习存疑
  事父母
如事父母一事其间温醵ㄊ≈类有许多节目不
知亦须讲求否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就
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
要尽此心之道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夏跻嗳恢
是讲求得此心此心毫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
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
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
醯牡览碚舛际悄浅闲⒌男姆⒊隼吹奶跫却是
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件发出来譬之树木须
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礼记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
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
然如此


头脑之说吾不得而知矣然既云就此心去人
 欲存天理上讲求则所以能去人欲而存天理者
 正缘在事物上处置得极当而非有他也夫理者
 事物之条理然皆天也不容毫发人伪之故于
 事物上有不停当处即是私欲故讲求事物即所
 以讲求此心也若将事物置后则吾心即无讲求
 处何者心非聚事物之理则空矣惟放心有求求
 而即存亦何待讲吾惟讲求五伦之理事父母真
 见得父母于我有莫大之恩事之之道当如此发
 出孝来便是诚孝便是深爱真如木之有根本达
 于枝叶若只讲求此心是舍枝叶之发生而求所
 谓根本者特枯D耳
郑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踔节如何而为
奉养之宜须求个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
功先生曰若只是温踔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
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醴钛时只要
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
免于毫厘千里之谬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
若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
扮得许多温醴钛的仪节是当亦可云至善矣


温踔节奉养之宜皆天理也心之所制为节
 为宜择善而后明以止于善者也今云于温醴
 养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似谓纯乎天理即
 自能温醴钛更不讲求节与宜岂不迂阔经礼
 三百曲礼三千何为垂世其论节与宜又似只外
 面死规矩略不临时变化与内截无干涉故谓一
 二日可以讲之而尽至以戏子为喻彼戏子者既
 以戏云矣又可谓之节与宜耶夫曰节曰宜此正
 至善之谓而纯乎天理之极者也
曹端夜行烛
  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