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而为父母待亲朋则其情又有不容已处否然恐
为此则是人子以礼律身而以非礼事其亲以非礼
待于人也其义如何曰此等事是力量不足放过了
处然亦或有不得已者其情各不同也
性理会通
  司马氏居家杂仪
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
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
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药
物妇具晨羞供具毕乃退各从其事将食妇请所欲
于家长退具而供之尊长举筋子妇乃各退就食丈
夫妇人各设食于他所依长幼而坐其饮食必均一
幼子又食于他所亦依长幼席地而坐男坐于左女
坐于右及夕食亦如之既夜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
而退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
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卫
之不敢涕唾喧呼于父母舅姑之侧父母舅姑不命
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孙事祖父母孙妇事祖舅姑亦同盥洗手也栉
 梳头也总所以束发今之头巾具冠带丈夫帽子
 衫带妇人冠子背子昧爽谓天明暗相交之际省
 问丈夫唱喏妇人道万福仍问侍者夜来安否何
 如侍者曰安乃退其或不安节则侍者以告此即
 礼之晨省也药物乃关身之切务人子当亲自检
 校调煮供进不可但委婢仆脱若有误则其祸不
 测晨羞凡烹调饮膳妇人之职也当检校监视务
 令精洁请所欲于家长谓父母舅姑或当时家长
 也卑幼各不得恣所欲安置而退丈夫唱喏妇女
 道安置此即礼之昏定也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
毕则反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
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
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
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
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
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
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
升降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凡事不敢自拟
于其父


不敢坐正厅有宾客坐于书院无书院则坐于
 厅之旁侧杨氏复曰告与面同反言面者从外来
 宜知亲之颜色安否为人亲者无一念而忘其子
 故有倚门倚闾之望为人子者无一念而忘其亲
 故有出告反面之礼生则出告反面没则告行饮
 至事亡如事存也
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
供之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舍置余
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疾已复初
  听命
鲁斋许氏曰不听父母命者则为不孝故设教者曰
勿逆勿怠
  家贫亲老
问家贫亲老应举求仕不免有得失之累何修而可
以免此程子曰此只是志不胜气若志胜自无此累
家贫亲老须为禄仕然得之不得为有命曰在己固
可为亲奈何曰为己为亲此只是一事若不得其如
命何
  人伦
问尽其道谓之孝弟夫以一身推之则身者资父母
血气以生者也尽其道者则能敬其身敬其身者则
能敬其父母矣不尽其道则不敬其身不敬其身则
不敬其父母其斯之谓与程子曰今士大夫受职于
君期尽其职受身于父母安可不尽其道
  又
问人子事亲学医如何曰最是大事今有璞玉于此
必使玉人雕琢之盖百工之事不可使一人兼之故
使玉人雕琢之也若更有珍宝物须是自看必不肯
任其自为也今人视父母疾乃一任医者之手岂不
害事必须识医药之道理别病是如何药当如何故
可任医者也或曰己未能尽医者之术或偏见不到
适足害事奈何曰且如识图画人未必画得如画工
然他却识别得工拙如自己曾学令医者说道理便
自见得或己有所学亦要说与他商量
  又
涑水司马氏曰某事亲无以逾于人能不欺而巳矣
其事君亦然
受人恩而不忍负者其为子必孝为臣必忠
荥阳吕氏曰孝子事亲须事事躬亲不可委之使令
也尝观谷梁言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
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
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此说最尽事亲之道又说为
人子者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未尝顷刻离亲也事亲
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违也
蓝田吕氏曰君子之道莫大乎孝孝之本莫大乎顺
亲故仁人孝子欲顺乎亲必先乎妻子不失其好兄
弟不失其和室家宜之妻孥乐之致家道成然后可
以养父母之志而无违也故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则治家之道必自妻子始
豫章罗氏曰君明君之福臣忠臣之福君明臣忠则
朝廷治安得不谓之福乎父慈父之福子孝子之福
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