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为子而不能尽事父
之道则为不孝为弟子而不能尽事师之道则为不
知斯四者天下之大经诚不可违也苟欲尽夫为父
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制之以严教之以
正罔不尽善虽文王为父仲尼为师不过如是也苟
欲尽夫事父师之道者无他惟敬与顺而已敬之以
礼顺其教命则罔有不令虽曾参之为子颜回之为
弟子不过如是也盖父犹天也师犹父也其势虽殊
其尊一也为人而不能尽事父师之道者逆天者也
是人也若无人祸必有天刑或曰如彼之顽ǘ严
不足以制之正不足以教之则严正何所措诸予对
曰诚有是事也然果人也庸有治之以严正而不率
者乎苟严正不足以治之则非人矣任之可也尝观
尧舜不能化朱象盖凡此徒者不可谓之人也人之
类而已此韩愈所谓两间禽兽皆人者是也予欲天
下之为父子师弟子者各尽其道故发斯言
  室家
治室家御妾妇之道当以至正与夫仁术大抵妇人
女子之性情多淫邪而少正易喜怒而多乖率御之
以严则事有不测其情不和其内有怨盖未有久而
不为害者率御之以和则动多违礼其事多专其心
无惮盖未有久而不为乱者二者皆非君子所以处
家人之道其失均也故予谓君子之治室家御妾妇
当以和而使严行其中当以正而使宽在其中则无
太严太宽之弊然后率之以仁教之以义和之以礼
抚之以恩勿听其言勿受其制勿从其役任以可责
之事使以不怨之劳有能不可太宠有过不可穷治
举动不为彼所识措画不为彼所料如是则彼之平
昔所可逞者皆在吾范围中矣虽欲事不测而情不
和动违礼而事自专内有所怨心无所惮不可得也
夫是数者既不可得而为则君子之治家室御妾妇
之道如斯而已矣
  子弟
今子弟之大失者有三自少即思衣服之鲜华饮食
之丰美惟利己之骄惰安逸而不恤人之规正一也
不知诵读经史惟事嬉游度日稠人广坐论古今之
道则懵无所知闻世俗之言则欣然而喜既不知耻
习以为常二也身既无学且复忌人之学故于胜己
者则远而不近于佞己者则悦而相亲所言莫非庸
下所思莫非颇僻三也有此三失父母兄弟所不喜
君子长者所不与上官巨人所不肯荐扬欲立身成
名起家以光其祖宗可乎苟能甘淡泊而务学问近
有德而远下流则所知者圣贤之道所闻者正大之
言所交者正大之士所行者向上之事如此岂不足
以成名乎哉为子弟者幸毋以予言为耋
金华郑氏家范
  治家杂训
内外屋宇大小修造工役家长常加点检委人用工
毋致损坏
亲宾会聚若至十人不许于夜中设宴时有小酌亦
不许至一更昼则不拘
子弟未冠者学业未成不听食肉古有是法非惟有
资于勤苦抑欲其识~盐之味
子弟未冠者不许以字行不许以第称庶几合于古
人责成之意
子弟年十六以上许行冠礼须能暗记四书及一经
正文讲说大义方可行之否则直至二十一岁
子弟已冠而习学者每月十日一轮挑背已记之书
初次不通去巾一日再次不通则倍之三次不通则
分如未冠时通则复之
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以乱上下之分违者
责之若年四十无子者许置一人不得与公堂坐
女适人者若有外孙弥月之礼惟首生者与之余并
不许但令人以食味慰问之
桥圯路淖子孙倘有余资当助修治以便行客或遇
隆暑又当于通衢设汤茗一二处以济渴者自六月
朔起至八月朔止
子孙须恂恂孝友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应对必
以名毋以尔我诸妇并同
子侄年非六十者不许与伯叔连坐违者家长罚之
会膳不拘
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其有出言不逊制行悖戾者姑
诲之诲之不悛者则重棰之
子孙受长上诃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

子孙固当竭力以奉尊长为尊长者亦不可挟此自
尊攘拳奋袂忿言秽语使人无所容身甚非教养之
道若其有过当反复谕戒之甚不得已会众棰之以
示耻辱
子孙饮食幼者必后于长者言语亦必有伦应对宾
客不得杂以俚俗方言
子孙不得谑浪败度免巾徒跣凡诸举动不宜掉臂
跳足以蹈轻儇见宾客亦当肃行祗揖不可参差错

子孙不得目视非礼之书其涉谑浪淫之语者见
即焚毁之妖幻符咒之属并同
子孙毋习吏胥毋为僧道毋狎屠竖以坏乱心术当
时时以仁义二字铭心镂骨庶或有成
子孙自八岁入小学十二岁出就外傅十六岁入大
学聘致明师训饬必以孝弟忠信为主期至于道若
年至二十一岁其业无所就者令习治家理财向学
有进者不拘
子孙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若一向偏滞词章深
所不取此实守家第一事不可不慎
子孙年未二十五者除绵衣用绢帛外余皆用布除
寒冻用蜡屐外其余遇雨皆以麻屦从事三十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