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封公侯
始封诸侯无子死不得与兄弟何古者象贤也弟非
贤者子孙春秋传曰善善及子孙不言及昆弟昆弟
尊同无相承养之义以闵公不继庄公也昆弟不相
继之义至继体诸侯无子得及亲属者以其俱贤者
子孙也重其先祖之功故得及之礼服传曰大宗不
可绝同宗则可以为后为人作子何明小宗可以绝
大宗不可绝故舍己之父往为后于大宗所以尊祖
重不绝大宗也春秋传曰为人后者为人子者继世
诸侯无子又无弟但有诸父庶兄当谁庶与兄推亲
之序也王者受命而作兴灭国继绝世何为先王无
道妄杀无辜及嗣子幼弱为强臣所夺子孙皆无罪
囚而绝重其先人之功故复立之论语曰兴灭国继
绝世诛君之子不立者义无所继也诸侯世位象贤
也今亲被诛绝也
蔡邕独断
  为后论
文帝弟虽在三礼兄弟不相为后文帝即高祖子于
惠帝兄弟也故不为惠帝后而为第二宣帝弟次昭
帝史皇孙之子于昭帝为兄孙以系祖不得上与父
齐故为七世光武虽在十二于父子之次于成帝为
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父祖皆不可为之后
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为九世故河图
曰赤九世会昌谓光武也十世以光谓孝明也十一
以兴谓孝章也成虽在九哀虽在十平虽在十一不
称次
唐杜氏通典
  为人后总论
周制为人后者子夏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
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又曰为人后
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也尊之统也禽兽知
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
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太祖天子
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
者尊之统也大族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
支子后大宗也嫡子不得后大宗也
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己有一嫡子当绝父
祀以后大宗不戴圣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为后
者不得先庶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太宗闻人
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圣议是也
魏刘德问以为人后者支子可也长子不以为后同
宗无支子惟有长子长子不后人则大宗绝后则违
礼如之何田琼答曰以长子后大宗则成宗子礼诸
父无后祭于宗家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
晋范汪祭典云废小宗昭穆不乱废大宗昭穆乱矣
先王所以重大宗也岂得不废小宗以继大宗乎汉
家求三代之后弗得此不立大宗之过也岂不以宗
子废绝图籍莫纪若常有宗主虽丧乱要有存理或
可分布掌录或可藏之于名山设不尽在决不尽失
且同姓百代不婚周道也而姓自变易何由得知一
已不知或容有得婚者此大违先王之典而伤自然
之理由此言之宗子之重于天下久矣汪子宁以为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三千之罪无后为重夫立大宗
所以铨序昭穆弥沦百代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
食而弗殊礼尽于此义诚重矣方之祖考于斯为薄
若今舍重适轻违亲就疏则是生不敬养没不敬享
生人之本不尽孝子之事靡终非所以通人子之情
为经代之典夫嫡子存则奉养有主嫡子亡则蒸尝
靡寄是以支子有出后之义而无废嫡之文故嫡子
不得后大宗但云以支子继大宗则义已畅矣不应
复云嫡子不得继大宗此乃小宗不可绝之明文也
若无大宗唯不得收族耳小宗之家各统昭穆何必
乱乎汪又曰大宗者人之本也尊之统也人不可以
无其本所以立大宗也上理祖祢尊尊之道着矣下
理子孙亲亲之义明矣傍理昆弟天伦之理达矣存
则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导以德行别以礼义没则E
祭太祖陈其亲疏殇与无服莫不咸在此则孝子之
事终矣立人之道竭矣小宗之家五代则迁安知始
祖之所从出宗祀之所由来敬宗所以尊祖祢不为
重乎然要当以穆继昭既明大宗不可以绝则支子
当有继祖是无父者矣
  出后子为本亲服议
晋武帝太康中尚书令史遂殷表云父翔少继叔父
荣荣早终不及持重今祖母姜亡主者以翔后荣从
出降之制断殷为大功假二十日愚以为翔既不及
荣持重服虽名户别继奉养姜故如亲子便依降例
情制为轻且因是翔之嫡子应为姜之嫡孙乞得依
令遣宁去职尚书奏礼无不及还重之制翔自应降
姜殷无缘还重诏可贺循为后服议按丧服曰为人
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报于所为后之子兄弟若子时
人论者多以为后者子孙皆计本亲而降意所不安
或曰嫡子不为人后者直谓己嫡不以出后当以支
子耳无明于后者之子见舍本亲何以言不得为人
后耶答曰五服之制其属有六一去本系以名为正
名正则男女有别上下不悖若假之以号者则轻其
权定之以名者则尊其统故曰有嫡子者无嫡孙何
为言无正以不得名之不得名之则卑其服若得名
之则重其制此之有无尊卑之宜则是彼之后者嫡
庶之例也至于庶子为后称名不言孝为而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