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
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具文故事而已
东西头供奉官本唐从官之名自永徽以后人主多
居大明宫别置从官谓之东头供奉官西内具员不
废则谓之西头供奉官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国初供奉
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为东宫一品班在供奉
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立庆历贾安公为中丞
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复令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
百官班定乃转班横行参罢复分立百官班退乃出
参用旧制也
衣冠故事多无着令但相承为例如学士舍人蹑履
见丞相往还用平状扣□乘马之类皆用故事也近
岁多用靴简章子厚为学士日因事论列今则遂为
着令矣
集贤院记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今三馆职皆
称学士用开元故事也
馆阁新书净本有□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
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
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涂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
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旧日官为中允者极少唯老于幕官者累资方至故
为之者多潦倒之人近岁州县官进用者多除中允
有冷中允热中允又集贤殿修撰旧多以馆阁久次
者为之近岁有自常官超授要任未至从官者多除
修撰亦有冷撰热撰时人谓热中允不博冷修撰
东轩笔录苏易简特受太宗顾遇在翰林恩礼尤渥
其子读续翰林志叙之详矣然性特躁进罢参政为
礼部侍郎知邓州u逾壮岁而其心郁悒有不胜闲
冷之叹邓州有老僧独处郊寺苏赠诗曰憔悴二卿
三十六与师气味不争多又移书于旧友曰退位菩
萨难做竟不登强仕而卒世言躁进者有夏侯嘉正
以右拾遗为馆职平生好烧银而乐文字之职常语
人曰吾得见水银银一钱知制诰一日无恨矣然二
事俱不谐而卒钱僖公惟演自枢密使为使相而恨
不得为真宰居常叹曰使我得于黄纸尽处押一个
字足矣亦竟不登此位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
衣吏引马所服带用黄金而无鱼至入两府则朱衣
二人引马谓之双引金带悬鱼谓之重金矣世传馆
阁望为学士者赋诗云眼里何时赤腰间甚日黄及
为学士又作诗曰眼赤何时两腰黄几日重谓双引
重金也
先朝翰林学士不领他局故俸给最薄杨亿久为学
士有乞郡表其略曰虚忝甘泉之从官终作莫敖之
饿鬼又有方叔之饥欲死之句自后乃得判他局至
元丰改官制而学士无主判如先朝矣
祖宗朝赤县管库犹差馆职人故钱易知开封县孙
仅知浚仪县韩魏公琦监左藏库皆馆职也
苏舜钦奏邸之会预坐者多馆阁同舍一时被责十
余人仁宗临朝叹以轻薄少年不足为台阁之重宰
相探其旨自是务引用老成往往不惬人望甚者语
言文章为世所笑彭乘之在翰林杨安国之在经筵
是也
翰林故事学士每白事于中书皆公服鞋坐玉堂
使院吏入白学士至丞相出迎然此礼不行久矣章
为制诏直学士院力欲行之会一日两制俱白事
于中书其中学士皆T足秉笏而独散手系鞋翰
林故事十废七八忽行此大喧物议而中丞邓绾尤
肆诋毁既而罢直院而系鞋之礼后亦无肯行之

青箱记前世有翰林学士本朝咸平中复置翰林
侍读学士以杨徽之夏侯峤吕文仲为之又置翰林
侍学士以邢m为之则翰林侍读与侍学士自杨徽
之邢m等始也
本朝真宗御集御书并藏于天章阁天圣末始置待
制以范讽为之景佑中又置侍讲以贾昌朝赵希言
王宗道为之则本朝天章阁待制天章阁侍讲自范
讽贾昌朝等始也
昭文馆本前世弘文馆建隆中以其犯宣祖庙讳改
焉至淳化初以吕佑之赵昂安德裕句中正并直昭
文馆则本朝昭文馆自吕佑之等始也
集贤有直院有校理端拱初以李宗谔为集贤校理
淳化初以和为直集贤院则本朝直集贤校理自
和李宗谔始也史馆有直馆有修撰有编修有校
勘有检讨太平兴国中赵邻几吕蒙正皆为直史馆
长修撰而杨文举为史馆编修是时修撰未列于职
至至道中始以李若拙为史馆修撰雍熙中以宋


为史馆校勘淳化中以郭延泽董元亨为史馆检讨
则本朝直史馆修撰史馆编修史馆校勘史馆检讨
自赵邻几吕蒙正李若拙杨文举宋

郭延泽董元
亨等始也本朝三馆之外复有秘阁图书故秘阁置
直阁更置校理咸平中以杜镐为秘阁校理后充直
秘阁则本朝直秘阁秘阁校理皆自杜镐始也
湘素杂记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谈为太史公又云太
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又云太
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又云太史
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予死汝必为
太史无忘我所欲论着矣凡此以上所称太史公者
皆谓司马谈也又按本传云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
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又云太史公与上大夫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