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總表息惡行慈之念。廣如香乳記明。
  二防非慎口
  不得大語高聲○輕手揭簾須垂後手○不得拖鞋作聲○不得大咳[口*敕]作聲○不得鄰單交頭接耳。講說世事。
  禪堂乃勘驗龍蛇之所。凡入堂中。一切要依規矩。若高聲大語。傍若無人。似乎狂態。況一人大語。眾人同之。則一堂喧閙。妨彼做工夫人。則罪莫大焉。沙門出言。要謙恭柔軟。方合清規△輕手揭簾。須垂後手者。簾者。簾也。謂以障蔽簾恥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若重手揭簾。不以手垂後襯者。一。恐擲下頓促簾壞故。二。且麤濁之聲動眾故。若捲簾時。面須向外。必使兩頭平正。放時手送至地△不得拖鞋作聲者。行護云。凡著履屐。先令脚跟著地。勿使有聲△不得大咳[口*敕]作聲者。謂無痰有聲曰咳。有痰無聲曰[口*敕]。若不能忍。當以衣袖掩口△不得隣單交頭接耳。講說世事者。論佛法尚不宜交頭接耳。況世事耶。此有三義。一。失威儀。二。忌嫌疑。三。忘正念。
  三公私遵制
  或有道伴親情相看。堂中不得久話。相邀林下水邊。乃可傾心談論○若看經。須端身澄心默翫。不得出聲○二板鳴。即宜早進堂○歸位默念偈云。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道伴親情相看者。葢天性至厚。無有過於父母者。今既辭親學道。當以道為親也。傾心談論者。須是個人。始可盡心與之較量。若論世諦。不啻污穢唇吻。亦恐污穢林泉也。古云。高山流水深深意。自有知音笑點頭。慈受深禪師云。若是舊時道伴。遠地親情。相引林下水邊。方可傾心談論。至於交關買賣。引惹雜人。盡非衲子所為△若看經。須澄心默翫者。翫。觀想也。堂中看經。當默識之。心不散亂。若形之於聲。經義無從思之。故澄心默會。一則經義從此曉了。二則智慧從此發生。故不得高聲也△二板鳴。即宜早進堂者。鐘板是百丈建立。嘗負之塗中行持。規矩不怠。故叢林至今遵之。二板者。謂停二不停三。二板既鳴。即宜抽解進堂。不過一茶之傾。三板止靜。禪堂掩門。內不放出。外不放入。少遲。使是門外漢也△正身端坐者。身儀也。菩提座者。即自覺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尚未曾覺。故曰當願。如蓮花不染。故曰無著。謂四相皆空。如夢如幻。如鏡中花。如水中月。若有所著。便非菩提矣。
  二補儀
  附 不得穿堂直過○上單下單。俱當細行。勿令鄰單動念○不得單上寫文字。除眾看經教時○不得單上相聚擺茶。夜坐雜話○不得單上縫補衣被○不得眠臥。共鄰單說話動眾。
  堂中大眾。各有所司。修觀。坐禪。持經。看律。穿堂直過。涉于浮躁。不惟自失。且亂他心。縱有事緣。當沿前後而行。箴規云。穿堂直過。豈不厚顏。尊殿閒行。恐招薄福△上單下單。俱當細行者。謂釋子本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凡所舉止。先須慎心。勿得麤浮。動他心念△不得單上寫文字者。經典乃如來所說。單上抄寫。慢法招愆。若和詩作偈。其過尤甚。除眾看經教時者。謂堂中人多座少。單上可也△不得單上相聚擺茶。夜坐雜話者。此有三過。一。動他念。二。散己心。三。犯非時。縱有非時之藥石。亦不應夜坐雜談。況己事未辦。何得虗延也△不得縫補衣被者。謂大眾禪床。非是縫補之處也。一則招人雜話。二則作塌禪床△不得眠臥共鄰單說話者。經云。食則無語。臥則無談。坐則禪思。起則諷誦。戒行如此。真佛弟子。如眠臥共鄰單說話。大眾嫌疑。師長呵責。如是為人。終成廢物。
  執作第十一(十二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遵敬僧物
  當惜眾僧物○當隨知事者教令。不得違戾○凡洗菜。當三易水。
  凡有叢林。必有大眾。有大眾者。必有普務。有普務者。必須大眾執作也△當惜眾僧物者。大律云。護常住僧物者。如護自己眼睛。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昔揚州白塔寺沙門道昶。掌知僧物。自任侵用。忽有冥官數人。白日入房。曳昶下地。欲斷其頭。昶驚呌乞命。官厲聲言。合房資財。並送還僧。當放汝活。昶叩頭言。不敢違命。即鳴鐘集眾。盡捨衣物。造像設齋。冥官三日復至。見昶一鉢一衲。不言而去昶自是勉勵進修。卒成明行△當隨知事教令。不得違戾者。違。是乖違不順。戾。乃很戾不服。叢林執事。量才能取。凡有普務。當善言而推大眾聞之。即當速出。則內外水乳也。若聞似不聞違戾教令。悞大眾事。便為不法人也△凡洗菜。當三易水者。威儀云。先科去蟲蟻。一却根。二齊頭。三不得青黃合。然後水洗。易換也。本律云。一次但去麤垢。二次細垢未盡。三次菜得淨也。
  二水清食淨
  凡汲水洗淨手○凡用水。須諦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若嚴冬。不得早濾水。須待日出○凡燒竈。不得燃腐薪。凡作食。不得帶爪甲垢。
  汲水先淨手者。誠心至切也。以淨手故。方堪以水供佛供僧也△凡用水者。用有二種。一。飲食。二。浣濯。須諦視者。不論河池井水。悉皆有蟲。形極微細。故須諦視觀察。不得就中洗手面。及大小便。以密羅濾過方用者。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