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受心
  一苦受二樂受三不苦不樂。

三種所被事
  一情事受戒懺罪等二非情事結界解界等三二合事離衣造房等。

三種二形(善見)
  一能自受胎復能令他受胎二但能自己受胎三但能他人受胎。

三種金(銀同)
  一已成金二未成金三已成未成金。

三焦
  一從頂至心上焦二從心至腰中焦三從腰至足下焦。

三種淨肉(增三)
  一不見二不聞三不疑。

三種次第乞食法(多論)
  一一日到一家得食則食不足則止二次第到七家得食則食不得亦止三次第從家至家食足則足不限多少。

淨人三種授食法
  一火淨二別藥體三施心授與。

食有三種對治(了疏)
  上食起貪墯地獄下食生嗔墯餓鬼中饍起癡墯畜生。

比丘三種受食法
  一仰手受二或加記識三分體分。

諸戒三種通緣(戒疏)
  一是比丘簡餘三眾雖同犯婬但吉羅故二制廣後以未制廣但違業行故三無重病以不自知無負心故。

屏有三種
  一見屏二聞屏三見聞俱屏。

楞伽三種識
  一真識(真如)二現識(亦名藏識)三分別事識(亦名轉識)。

二師三種行德
  一年十歲已上二須具智慧三能勤教授。

式叉尼三種學法
  一學大尼法二學六法三學行法。

師資三種別行法(事鈔)
  一凡作事當白師量可二受法謂受誦經等法三報恩法三時問訊等。

本宗三種受日
  一七日法二半月法三一月日法。

四分三種僧物(迴僧物戒)
  一是已許僧物二為僧故作未許僧物三已與僧者已許僧已捨與僧。

本律三種行籌(業疏三種格量是也)
  一顯露二覆藏三耳語。

善見三種偷形(受戒)
  一但偷形無師自出家不依大僧臘次不受他禮不入僧法事一切利養不受二偷和合有師出家受十戒已往他方言十夏次第受禮入僧布薩羯磨受信施物三二俱偷者總上二種。

業疏三宗
  一實法宗二假名宗三圓教宗。

三性
  一善性二惡性三無記性。

統攝佛法(諸雜要行篇)
  一勝鬘經一卷攝一切佛法根本盡二戒本一卷攝一切止持行盡三羯磨一卷攝一切作持法盡。

三障(亦曰三道)
  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

三乘(或名三聖)
  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三菩薩乘。

受戒三心
  上品心令得究竟大菩薩中品心以得開導小菩薩下品心不害物命二乘人。

安居三心
  一為自行二為利他三料理三寶。

三秦
  一章邯封雍王二司馬忻封塞王三董翳封翟王。

三世
  一過去二現在三未來。

三誓受戒
  一斷惡二修善三度生。

衣有三賤
  一刀賤(割壞故)二色賤(不正染故)三體賤(糞掃物故)。

孟子三遷
  初近屠居二近商賈三近讀書。

三善道
  一天道二人道三脩羅。

三藏
  一律藏二經藏三論藏。

三族(莊子)
  一父族二母族三妻族。

三轉四諦
  一示相轉二勸修轉三引證轉。

俱舍人命終時三大次解(地大堅重不能解也)
  火大解時令心躁悶翻睛吐沫水大解時形體洪腫筋脉爛壞風大解時瞥爾命終不知不覺。

教被三誅
  初赫連勃勃號夏國時二魏大武時三周武帝時。

年三長月(智論)
  一正月二五月三九月。

三長
  一長衣二長鉢三長藥。

後漢三張
  一張陵二張魯三張衡。

三塗
  一刀塗二血塗三火塗。

三通鳴犍搥(亦曰三下)
  一虗揩十下二漸稀漸大二十七下三最後大打三下。

三田
  一三寶敬田二父母恩田三貧病悲田。

三道
  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三兩果)三無學道(四果)。

三德
  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

食有三德(涅槃)
  一輕輭二淨潔三如法。

三毒
  一貪毒二嗔毒三癡毒。

五分三日
  一八日二十四日(說法)三十五日(布薩)。

說恣通三日(四分)
  一十四日二十五日三十六日。

食不過三匙(事鈔)
  初匙斷一切惡中匙修一切善後匙度一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