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二色界三無色界。

三學
  一戒學二定學三慧學。

弟子事師三義(事鈔)
  一自調我慢二報恩供養三護法住持。

僧殘三義(正量部)
  一僧殘二救三勝。

衣鉢受戒三義(多論)
  一威儀故二生前人信敬心三表異相顯內德亦異。

宿欲不被所為三義(資持)
  一欲濟卒緣義無長久二欲是開教開必須制三前緣若在容可再傳。

事鈔結界不得受欲三義
  一結界是眾同之本理宜急制二自然界弱不勝羯磨三令知界畔護夏等。

三行
  一眾行二自行三共行。

三均(戒疏)
  一名均二體均三究竟均。

三苦(從三受生三苦)
  一苦苦(有漏五蘊性常逼迫名苦又與苦受相應即苦上加苦)二壞苦(謂樂相壞時苦相而至)三行苦(謂有漏之法四相遷流也)。

坐夏離三過(事鈔)
  一無事遊行妨脩出業二損傷物命違慈寔深三所為既非故招世謗。

三觀
  一性空二相空三唯識。

序有三訓
  一端序二次序三由序。

三解脫門(亦曰三空)
  一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三無作解脫門。

羯磨三解(業疏)
  一至結文(古解)二至說字(雜心)三至竟字(今解)。

大乘三賢
  一十住二十行三十迴向。

三舉法
  一不見罪二不懺罪三說欲不障道。

三光
  一日光二月光三星光。

三根
  一見根二聞根三疑根。

三座(母論過五十臘名耆舊長宿)
  一從無臘至九臘名下座二從十臘至十九臘名中座三從二十臘至四十九臘名上座。

三才
  一天才二地才三人才虗霑在三之數 一君(義重)二父(恩重)三師(義恩共重)。

受戒三師
  一得戒和尚二羯磨闍梨三教授闍梨。

三時
  一正法二像法三末法。

三時無作(業疏)
  一因時無作二果時無作三果後無作。

出家三時
  八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冬時十二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春時四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夏時。

婬戒三時
  一始入時二入巳時三出時。

四分弟子事師日別三時問訊
  一清旦二日中三日暮。

四句成無除三事
  一事輕小二無緣起三無乞詞。

十誦比丘三事決定知毗尼相
  一本起二結戒三隨戒。

智論三事因緣生檀布施
  一信清淨二財物三福田心有三一憐愍恭敬(如施貧下羅漢支佛)二恭敬(如施佛菩薩)三憐愍(如施貧下及諸畜生)。

三色染
  一青色二黑色三木蘭色。

有宗三色
  一可見有對二不可見有對三不可見無對。

三種作法界
  一大界二戒場三小界。

三種大界
  一人法二同界二法食二同界三法同食別界。

三種小界
  一難事受戒小界二難事自恣小界三難事說戒小界。

三種德
  一斷德二智德三恩德。

三聚戒
  一攝律儀聚二攝善法聚三攝眾生聚。

三聚攝法
  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非心聚。

三種劫心(伽論)
  一強奪取二軟語取三施已還取。

三種標(事鈔)
  一戒場外相自然界內標二自然界外大界內相標三大界外相標。

三種戒法
  一別解脫戒二定共戒三道共戒。

三種安居法
  一四月十六日為前安居二十七至五月十五為中安居三五月十六日名後安居。

三種思惟(略教誡經)
  一思惟五欲二思惟嗔害三思惟欺誑。

三種和合
  一應來者來二應與欲者與欲三現前得訶者不訶。

三種攝護界
  一攝僧二攝衣三攝食。

三種身
  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

三種盡形
  一盡藥形二盡病形三盡報形。

三種機
  上機四依頭陀等中機百一供身下機一切聽畜。

三種語言(智論)
  一邪心中語(尸夫具三)二慢心中語(見道學人有二)三名字語(聖人唯一)。

三種依止法
  一請師法(作法)二相依住法(起心)三請教授法(起心)。

三種衣已竟(戒疏)
  一三衣體足竟二三衣加持竟三三衣同體足竟。

三種欲法
  一與欲二受欲三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