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則識有所偏。神有所困。故於大道。必有所闕焉(與秀紫芝書)。
  佛鑒示人當深操遠慮。乃能轉物為道說。研窮此道。不肯隱憂。則操守之心。不廣遠。自己處身。常安逸。則運用之志。亦不博大。古人經歷多少艱難。甞盡多少險阻。然後始能享受一生之安逸。不是現現成成一法不曉。一事不為就得的。葢多經難事。則志向愈勇銳。刻苦用力。則思慮益淵深。如是勇猛。如是精進。乃能轉禍害而為福祉。轉頑物而為妙道。豈是為道不憂。處身常逸者。而能到此哉。多見近時學者。外循于物。而內不守道。反背覺照。而合塵勞。于是常修飭自己之不能而欺愚。以己為智。強勝于人。以為不己及。而侮慢于人。以己為高。殊不知人咸有靈。不可欺也。以此欺人。而不知有不可欺之先覺。人咸有眼。不可掩也。以此掩人。而不知有不可掩之公論。如此等見此。該自愚非。所以愚人此該自欺。安能欺彼。故自智的人。人反不尊重而愚之。自高的人。人反不敬奉而下之。惟有德之人。決不如是。謂世間萬事。散殊而無窮。人之智能有邊涯而有限量。欲以有限量之智。而周徧無有邊表之事。則見識有所偏枯。神明有所困憊。故于無上大道。必有所不全備焉○憊音敗。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曰。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予甞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龍牙名智才。佛鑒懃之嗣。革改也。庶近也。訣要法也。缺乏也少也。佛鑒謂龍牙。應世當以三訣為主說。住持叢林。欲要改除前人不正之病。不可倉卒輒便即改。須假個方便。借件事故以改之。使小人不生疑惑。則近無怨恨之心。予甞言。為叢林主者。有三個方法。第一見一切事。如杲日當空。廣大畢備。纖細不遺。第二應當行者。如大象渡河。截流而去。一直前往。第三剖斷是非。如明鏡當臺。好媿自分。使人信服。這三個方法。若少一法。則見事不明白。究竟為小人輕忽侮慢。住持之道。不得振起矣。此三法豈可少乎。
  佛鑒曰。凡為一寺之主。所貴操履清淨。持大信以待四方衲子。差有毫髮猥媟之事。於己不去。遂被小人窺覰。雖有道德如古人。則學者疑而不信矣(山堂小參)。
  猥鄙也。媟污凟也。窺小視也。覰伺視也。佛鑒警住持宜操履清淨持信待人說。凡做長老提綱大法。作一寺主人。所貴在自己力行。身心潔白。應機接物。持信于人。俾四來禪人。有所取法。若為主者。略有一毫鄙凟之事。于自己去不乾淨。乃被小人私地裡。傍窺覰破。雖有道如臨濟德山。德如宣律賢首。則學者也是疑惑而不肯深信○猥媟音委屑。的所以住持長老。當重操履矣。
  佛鑑曰。佛眼弟子。唯高菴勁挺。不近人情。為人無嗜好。作事無黨援。清嚴恭謹。始終以名節自立。有古人之風。近世衲子。罕有倫比。
  勁健也。挺直也。言梗直的意思。宜逕庭隔遠貌取。莊子大有逕庭。方貫下句。黨朋也。援引也。佛鑑復耿龍學書。表高菴梗直有節以激後學說。佛眼法嗣。唯高菴善悟梗直。不以人情親順他意。為人不貪愛。以自奉養。行事不朋比。以相援引。如是無貪而清。不近而嚴。梗直而恭。無黨而謹。從始做禪和子時。以至應世。為人到煞閣一味。以名節自成立。真有古聖先賢之風汜。近時衲子甚多。若將倫類比方。少有及之者矣。
  佛眼遠和尚曰。蒞眾之容。必肅於閒暇之日。對賓之語。當嚴於私昵之時。林下人發言用事。舉措施為。先須籌慮。然後行之。勿倉卒暴用。或自不能予決。應須諮詢耆舊。博問先賢。以廣見聞。補其未能。燭其未曉。豈可虗作氣勢。專逞貢高。自彰其醜。苟一行失之於前。則百善不可得掩於後矣(與真牧書)。
  蒞臨也。肅斂也。嚴威重也。私昵閒居獨處之時也。暴猛也。籌計也。燭明也。佛眼與賢真牧書。言蒞眾要無一時一刻之不謹說。臨眾儀容。全在未臨眾之先。無事時節。時時收斂。應客酬酢。亦在未應客之前。獨處時候。刻刻自重。大率林下人。揭示一言。運行一事。或舉動。或措置。或施設。或作為。畢竟當預計筭停妥。先思慮明白。方纔行之。不得慌慞猛用。自失善利。或是自己才疎學淺。不能自決。當不恥下問。諮詢宿德。廣扣老參。以廣我未見。以實我未聞。補益我懦怯。明燭我愚癡。詎可懸羊賣狗。狐假虎威。虗作氣勢。專逞我慢幢旛。誇張貢高傘葢。自顯其醜。若一樁事行錯了。失于其前幹。百樁善事以修飾之。亦不可得而遮掩于其後矣。蒞眾者。可不謹歟。
  佛眼曰。人生天地間。稟陰陽之氣而成形。自非應真乘悲願力。出現世間。其利欲之心。似不可卒去。惟聖人知不可去人之利欲。故先以道德正其心。然後以仁義禮智教化隄防之。日就月將。使其利欲不勝其仁義禮智。而全其道德矣。
  佛眼與耿龍學書。言利欲難防。當以道德正其心說。人生立乎乾坤之內。稟受陰陽氤氳之氣。而成此四肢百骸。這個形質。倘不是佛菩薩。乘四無量悲心。發四弘誓願。行廣大十力。出來顯現人間。其貪利愛欲嗔癡之心。似若不可速去。惟無所不通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