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其有難得去的利欲。故設種種方便開先。或以道正其心。或以德修其身。然後或以惻隱之仁。或以合理之義。或以節文之禮。或以觀察之智。循循善誘。次第教化。以隄防之。日日成就。月月助將。使其無量劫來三毒利欲。強不過後之仁義禮智四端。而全備其開先道德二法矣。
  佛眼曰。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葢文字語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能出言象之表。昔達觀頴。初見石門聰和尚。室中馳騁口舌之辯。聰曰。子之所說。乃紙上語。若其心之精微。則未覩其奧。當求妙悟。悟則超卓傑立。不乘言不滯句。如師子王吼哮。百獸震駭。迴觀文字之學。何啻以什較百。以千較萬也(龍間記聞)。
  達觀名曇頴。石門蘊聰之嗣也。石門首山念祖嗣也。佛眼示人。當實悟自心。勿依他作解說。學者當扣己而參。不可泥滯于典史文字口舌語言。依他生知。作我解會。障礙自己悟入之門。不能斬絕葛藤。超出語言文象之表。昔日達觀穎。初見石門蘊聰。入室之際。馳騁機鋒。播唇弄舌。肆口強辯。聰曰。子之所說。非從胸襟流出。乃是紙上語言耳。若是心法之精深細微處。子則實未親眼洞明。通其玄奧。宜應直求大悟。若果的確大悟的人。則超然雄傑。卓爾成立。不乘言而詞無礙。不滯句而義無礙。到此田地。語嘿自由。不開口則已。若一開口。就如師子王哮吼一聲。百獸腦裂。無不震懼驚駭一般。悟後威風亦猶是也。回頭觀那文字之學。何止以什比百。以千比萬。烏得而及之哉。
  佛眼謂高菴曰。百丈清規。大槩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情。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亡規矩。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墀也。規矩之立。昭然如日月。望之者不迷。擴乎如大道。行之者不惑。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近代叢林。有力役規矩者。有死守規矩者。有蔑視規矩者。斯皆背道失禮。縱情逐惡而致然。曾不念先聖救末法之弊。禁放逸之情。塞嗜欲之端。絕邪僻之路故。所以建立也(東湖集)。
  軌法也。循也。齊正也。制正也。御也。奔急變也。突衝突也。擴推廣之意。蔑輕也。殊異也。致使之也。佛眼謂高菴。當知規矩禮法為防情救弊說。百丈所製清規。大約表顯正念君子。檢束邪心小人。順物之情。以正大眾。乃因時取用。以調御後輩人之情識也。夫人之情。就如水之情一樣。水以土石。為隄岸防備。人賴規矩禮節法度。為隄岸防備。若土石隄岸防備不堅固。必使腠理不密。而忽奔衝。人之情不防以禮法。則放縱而倐作亂。人情水情。豈不一般。故人欲去情識。息妄想。禁惡行。止邪心。不可一時一刻亡斯規矩。然規矩禮法。豈能就盡可以隄防。准備人之情識哉。此禮法亦可以助佑人入道之階級丹墀而可及門也。規矩之建立。其昭然也。譬如日月麗天。但具眼者。無不昂首見而不迷。其擴乎也。又如大道四通。但有脚者。無不信步走而不惑。先聖建立門庭。雖然差殊。而滙歸淵源。了無二理。近世來叢林中。有專務行持。而力役規矩者。有折挫不改。而死守規矩者。有不尊重禮法。而輕視規矩者。如斯等見。皆違背正理。喪失制度。肆縱情識。隨逐惡魔。而使之如是耳。曾不想念大智和尚拯救末法的弊病。禁止放逸人情識。塞遏嗜慾之端倪。斬絕邪僻之道路。所以有此建立也。
  佛眼謂高菴曰。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猶學者明於責人。昧於恕己者。不少異也(真牧集)。
  睫眉毛也。鈞三十斤也。佛眼謂高菴。當責己恕人說。世間有眼。極是明白。見到秋毫最細處者。而却不見自家的眉毛。世間有力。最是壯大。能舉千鈞之重者。而却不能舉自家個的身子。你說這兩種人。似個甚麼。就如那學者們。專去明于責人。而自昧于恕己者。無以異也。
  高菴悟和尚曰。予初遊祖山。見佛鑒小參。謂貪欲瞋恚。過如冤賊。當以智敵之。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識也。遂求挂搭(雲居實錄)。
  高菴示人。當具擇法眼說。予初行脚到祖山。見佛鑒懃和尚。小參云。人意地下。貪欲瞋恚。這兩種毒害。過如冤讐賊宼。人人識得此毒害了。當以智慧抵敵之。何為智慧。譬如水一般。不運用。一定是滯礙的。既滯礙。一定是不流通的。既不流通。則知水不流行矣。其奈貪欲瞋恚二毒何。予當是時。年未壯。心地下。即知鑒和尚是真善知識也。遂求挂搭。依止之焉。
  高菴曰。學者所存中正。雖百折挫。而浩然無憂。其或所向偏邪。朝夕區區。為利是計。予恐堂堂之軀。將無措於天地之間矣(真牧集)。
  區小貌。言見識不大的意思。高菴示學人存心當中正說。學者胸臆之間所懷。中而不偏。正而不邪。雖禍害恥辱一切凶事到來。百折挫。而浩然廣大。了不憂懼。設或其所向往。偏而不中。邪而不正。朝夕區區。識見卑小。念念為利。殊無大謀。予恐此樣人。堂堂貌美之軀。將無所安措于天地之間矣。
  高菴曰。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