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淨其心。又云。大抵眾生悟心自度。佛不能度眾生(云云)。如上諸德。直指本心別無方便(方將一法便逗諸根)。理實如是。然迹門實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凡念十聲者承此願力往生蓮胎徑脫輪迴。三世諸佛異口同音。十方菩薩同願往生。又況古今往生之人傳記昭昭。願諸行者慎勿錯認。勉之勉之。
  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十方三世第一佛號也。因名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流。念我名十聲者必生我剎中。不得是願。終不成佛(云云)。先聖云。唱佛一聲天魔喪膽。名除鬼簿蓮出金池。又懺法云。自力佗力一遲一速。欲越海者。種樹作船遲也。比自力也。借船越海速也。比佛力也。又曰。世間稚兒迫於水火高聲大呌。則父母聞之急走救援。如人臨命終時高聲念佛。則佛具神通決定來迎爾。是故大聖慈悲勝於父母也。眾生生死甚於水火也。有人云。自心淨土。淨土不可生。自性彌陀。彌陀不可見。此言似是而非也。彼佛無貪無嗔。我亦無貪嗔乎。彼佛變地獄作蓮花易於反掌。我則以業力常恐自墮於地獄。況變作蓮花乎。彼佛觀無盡世界如在目前。我則隔壁事猶不知。況見十方世界如目前乎。是故人人性則雖佛。而行則眾生。論其相用天地懸隔。圭峰云。設實頓悟終須漸行。誠哉是言也。然則寄語自性彌陀者。豈有天生釋迦自然彌陀耶。須自忖量。人豈不自知。臨命終時生死苦際定得自在否。若不如是。莫以一時貢高却致永劫沉墮。又馬鳴.龍樹悉是祖師。皆明垂言教深勸往生。我何人哉不欲往生。又自云。西方去此遠夫十方(十惡)八千(八邪)。此為鈍根說相也。又云。西方去此不遠。即心(眾生)是佛(彌陀)。此為利根說性也。教有權實。語有顯密。若解行相應者遠近俱通也。故祖師門下亦有或喚阿彌陀佛者(惠遠)。或喚主人公者(瑞岩)。
  聽經有經耳之緣。隨喜之福。幻軀有盡。實行不亡。
  此明智學如食金剛勝施七寶。壽師云。聞而不信尚結佛種之因。學而不成猶益人天之福。
  看經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雖看盡萬藏猶無益也。
  此明愚學如春禽晝啼秋蟲夜鳴。密師云。識字看經元不證悟。銷文釋義唯熾貪嗔邪見。
  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徒以口舌辨利相勝者。如廁屋塗丹雘。
  別明末世愚學。學本修性。全習為人。是誠何心哉。
  出家人習外典。如以刀割泥。泥無所用而刀自傷焉。
  門外長者子。還入火宅中。
  出家為僧豈細事乎。非求安逸也。非求溫飽也。非求利名也。為生死也。為斷煩惱也。為續佛慧命也。為出三界度眾生也。
  可謂衝天大丈夫。
  佛云。無常之火燒諸世間。又云。眾生苦火四面俱焚。又云。諸煩惱賊常伺殺人。道人宜自警悟。如救頭燃。
  身有生老病死。界有成住壞空。心有生住異滅。此無常苦火四面俱焚者也。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虗度。
  貪世浮名枉功勞形。營求世利業火加薪。
  貪世浮名者。有人詩云。鴻飛天末迹留沙。人去黃泉名在家。營求世利者。有人詩云。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枉功勞形者。鑿氷雕刻不用之巧也。業火加薪者。麤弊色香致火之具也。
  名利衲子不如草衣野人。
  唾金輪入雪山。千世尊不易之軌則。末世羊質虎皮之輩不識廉耻。望風隨勢陰媚取寵。噫其懲也夫。
  心染世利者阿附權門趨走風塵。返取笑於俗人。此衲子以羊質證此多行。以懲也夫三字結之。此三字文出莊子。
  佛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
  末法比丘有多般名字。或烏鼠僧。或啞羊僧。或禿居士。或地獄滓。或被袈裟賊。噫其所以以此。
  裨販如來者。撥因果。排罪福。沸騰身口。迭起愛憎。可謂愍也。避僧避俗曰烏鼠。舌不說法曰啞羊。僧形俗心曰禿居士。罪重不遷曰地獄滓。賣佛營生曰被袈裟賊。以被袈裟賊證此多名。以此二字結之。此二字文出老子。
  於戲。佛子一衣一食。莫非農夫之血織女苦。道眼未明。如何消得。
  傳燈。一道人道眼未明故。身為木菌以還信施。
  故曰要識披毛戴角底麼。即今虗受信施者是。有人未飢而食未寒而衣。是誠何心哉。都不思目前之樂。便是身後之苦也。
  智論。一道人五粒粟受牛身。生償筋骨。死還皮肉。虗受信施。報應如響。
  故曰。寧以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寧以洋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寧以鐵鑵投身。不受信心人房舍等。
  梵網經云。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人種種供養乃種種施物。菩薩若不發是願則得輕垢罪。
  故曰。道人進食如進毒。受施如受箭。弊厚言甘。道人所畏。
  進食如進毒者。畏喪其道眼也。受施如受箭者。畏失其道果也。
  故曰。修道之人如一塊磨刀之石。張三也來磨。李四也來磨。磨來磨去。別人刀快而自家石漸消。然有人更嫌佗人不來我石上磨。實為可惜。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