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人。平生所向只在溫飽。
  故古語亦有之曰。三途苦未是苦。袈裟下失人身始是苦也。
  古人云。今生未明心。滴水也難消。此所以袈裟下失人身也。佛子佛子憤之激之。此章始起於一於戲。終結於一古語。中間細繹許多。故曰字亦一段文法也。
  咄哉此身。九孔常流百千癰疽一片薄皮。又云革囊盛糞膿血之聚。臭穢可鄙。無貪惜之。何況百年將養一息背恩。
  上來諸業皆由此身。發聲叱咄深有警也。此身諸愛根本。了之虗妄則諸愛自除。如其耽著則起無量過患。故於此特明之。以開修道之眼也。
  評曰。四大無生故一為假四冤。四大背恩故一為養四蛇。我不了虗妄故為佗人也嗔之慢之。佗人亦不了虗妄故為我也嗔之慢之。若二鬼之爭一屍也。一屍之為體也。一曰泡聚。一曰夢聚。一曰苦聚。一曰糞聚。非徒速朽亦甚鄙陋。上七孔常流涕唾。下二孔常流屎尿。故須十二時中潔淨身器以參眾數。凡行麤不淨者善神必背去。因果經云。將不淨手執經卷。在佛前涕唾者。必當獲廁虫報。文殊經云。大小便時狀如木石。慎勿語言作聲。又勿畫壁書字。又勿吐痰入廁中。又云登廁不洗淨者。不得坐禪狀。不得登寶殿。律云。初入廁時。先須彈指三下。以警在穢之鬼。默誦神呪各七遍。初誦入廁呪曰。
  (【韓】【韓】【韓】【韓】【韓】【韓】唵狠嚕陀耶莎訶)。
  次誦洗淨呪曰。
  (【韓】【韓】【韓】【韓】【韓】【韓】【韓】【韓】唵賀曩蜜[口*栗]帝莎訶)。
  右手執瓶。左手(用無名指)洗之。淨水旋旋傾之。著實洗淨。次誦洗手呪曰。
  (【韓】【韓】【韓】【韓】唵主迦囉【韓】【韓】【韓】野莎訶)。
  次誦去穢呪曰。
  (【韓】【韓】【韓】【韓】【韓】【韓】唵室利曳婆醯【韓】【韓】【韓】婆嚩賀)。
  次誦淨身呪曰。
  (【韓】【韓】【韓】【韓】【韓】【韓】【韓】唵跋折囉惱迦吒娑【韓】【韓】嚩賀)。
  此五神呪有大威德。諸惡鬼神聞必拱手。若不如法誦持。則雖用七恒河水洗至金剛際亦不得身器清淨。又云。洗淨須用冷水。洗手須用皂角。又木屑灰泥亦通。若不用灰泥。則觸水淋其手背垢穢尚存。禮佛誦經必得罪(云云)。此登廁洗淨之法。亦是道人日用行實。故略引經語并附于此。
  有罪即懺悔。發業即慚愧有丈夫氣象。又改過自新罪隨心滅。
  懺悔者。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慚愧者。慚責於內。愧發於外。然心本空寂罪業無寄。
  道人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一瓢一衲旅泊無累。
  佛云心如直絃。又云直心是道場。若不耽著此身。則必旅泊無累。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兩忘乃是真法。
  取境者如鹿之趂空花也。取心者如猿之捉水月也。境心雖殊。取病則一也。此合論凡夫二乘。 天地尚空秦日月。山河不見漢君臣。
  聲聞宴坐林中被魔王捉。菩薩遊戲世間外魔不見。
  聲聞取靜為行故心動。心動則鬼見也。菩薩性自空寂故無迹。無迹則外魔不見。此合論二乘菩薩。
  三月懶遊花下路。一家愁閉雨中門。
  凡人臨命終時。但觀五蘊皆空四大無我。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亦不生。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抅繫。便是出世自由人也。若見諸佛無心隨去。若見地獄無心怖畏。但自無心同於法界。此即是要節也。然則平常是因。臨終是果。道人須著眼看。
   怕死老年親釋迦。 如向此時明自己。 百年光影轉頭非。
  凡人臨命終時。若一毫毛凡聖情量不盡。思慮未忘。向驢胎馬腹裏托質。泥犂鑊湯中煑煠。乃至依前再為螻蟻蚊虻。
  白雲云。設使一毫毛凡聖情念淨盡。亦未免入驢胎馬腹中。二見星飛散入諸趣。 烈火茫茫寶劒當門。
  評曰。此二節特開宗師無心合道門。權遮教中念佛求生門。然根器不同。志願亦異。各各如是兩不相妨。願諸道者平常隨分各自勞力。最後剎那莫生疑悔。
  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往往斷滅空以為禪。無記空以為道。一切俱無以為高見。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今天下之言禪者多坐在此病。
  向上一關措足無門。雲門云。光不透脫有兩種病。透過法身亦有兩種病。須一一透得始得。 不行芳草路。難至落花村。
  宗師亦有多病。病在耳目者以[目*當]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畫西為禪。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玅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
  殺父母者佛前懺悔。謗般若者懺悔無路。 空中撮影非為玅。物外追蹤豈俊機。
  本分宗師全提此句。如木人唱拍紅爐點雪。亦如石火電光。學者實不可擬議也。故古人知師恩曰。不重先師道德。只重先師不為我說破。
  不道不道。恐上紙墨。 箭穿江月影。須是射鵰人。
  大抵學者先須詳辨宗途。昔馬祖一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