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
  上二句慨不遇聖世。下二句慨法末人頑。像季者。季即末也。葢由釋迦如來教法住世。而分正像末三時也。正法者。正猶證也。謂如來滅度後初一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即能證果。像法者像似也。言有教有行。似正法時也。謂如來滅後二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而多不能證果。末法者。末即末後。亦微末也。謂如來滅度正像之後。一萬年間。教法垂世。人雖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或云末法有三萬年。溈山唐代出世。如來滅度垂千八百年。故云像季。復與如來相去將二千載。故曰時遙。時代遙隔。傳法大人漸稀。是曰生疎。既失良導。又丁末劫。根器下劣。無向上志。故曰懈怠。
  記曰。季次孟仲之後。若以像法一千年言之。後三百年屬季。若以正像末三時言之。季是正像之後時也。聖世者。是如來在日。又正法時亦名聖世。
  略伸管見。以曉後來。若不蠲矜。誠難輪逭。
  上二句示教。下二句誡勉。既有所感傷。不無言示以勉修持也。略伸管見者。略猶未廣。伸謂伸述。管見。如管窺天之見。此是溈山大師之謙詞也。以曉後來者。以此曉諭後學。懲過遷善之謂也。若不蠲矜二句。是結上勸修之語。謂不滌除如上惡欲習染。傲慢放逸之過。則實難挽回矣。
  記曰。蠲音涓。滌濯也。除免也。矜音京。驕矜自負也。又矜誇自飾也。逭音換。轉也。輪逭。猶挽回也。誡勉者。令斷諸惡行。而勉修眾善也。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上
  音釋

  羆 音卑似熊。
  兕 詞字上聲一角野牛重千斤。
  橡 音象。栩實乃柞櫟也。花黃色。九月結實。實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搪 音唐。唐突觸也。
  驟 音騶。疾速也。
  隙 輕字。入聲。孔也。
  揄 音于。揄揚譽言也。
  謔 香字。入聲。戲謔也。
  檻 咸字。上聲。軒窻之下欄檻也。
  叵 音頗。不可也。不能也。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下

    粤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註
    門人比丘 開詗 記

  △二示法三

  一道行。二禪教。三結勸。

  △一道行六

  一立行。二懲誡。三求道。四擇友。五結誨。六潛修。

  ○一立行

  夫出家者。發足超方。心形異俗。紹隆聖種。震懾魔軍。用報四恩。拔濟三有。
  初句標宗。次句超塵。三句入聖。四句繼聖。五句降魔。六句報德。七句利生。以德備故能摧惡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離塵俗。遠參知識。二出煩惱家。斷妄證真。頓超三有。發足超方者。謂從初發心。即當履踐大方。勿滯時流小徑。以階級不循。乃曰超方。心形異俗者。外則圓頂方袍相同如來。內則背塵合覺。心齊佛慧。紹隆聖種者。續佛慧命。繼踵如來。宣揚正教。三寶由是興崇。震懾魔軍者。德高慧廣。則羣邪驚懾。說法弘道。則魔膽震落。用報四恩者。立身行道。以報親恩。德盈道大。自然福被四恩。一國王恩。二父母恩。三師友恩。四檀越恩。拔濟三有者。一切眾生躭荒五欲。沉溺愛河。說法教化。令出苦津。超登彼岸。
  記曰。懾者怖也。伏也。大方者。道經云。大方無隅。今借況真理無際。以初出家。須踐實際之大理。勿滯時俗。及小乘之蹊徑也。國王是水土之恩。以一切水土。皆屬國王故。又蒙治化之力。無強弱凌逼之憂。而得安修道業。恩豈小哉。父母是生成養育之恩。如昊天之罔極。復聽出家修道。恩莫大焉。師友恩者。師有生長戒身慧命教誨之恩。友有善成講明開發之德。斯出世之恩德。孰可比哉。檀越有供給之恩。令得身安辦道。恩非小也。或有以佛。替師友為四恩。菩薩以三寶眾生。替師友檀越為四恩。

  ○二懲誡

  若不如此。濫廁僧倫。
  上句違修。下句混法。謂不如上修履。混入法眾。非僧非俗。罪若彌天。如驢混入牛中。皮毛雖似。頭角不同。而鳴聲亦異也。
  記曰。濫謂汎濫。廁謂混雜也。有五尺之身。而無智慧。佛謂之痴僧。有三寸之舌。而不能說法。佛謂之啞羊僧。非俗非僧。佛謂之鳥鼠僧。亦曰禿居士。佛言。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此正所謂濫廁者也。
  言行荒疏。虗霑信施。
  上句解行失。下句信施失。言行不淳。是曰荒疎。無德以報施者之恩。故曰虗霑。古哲云。道德不修。衣食斯費。此之謂焉。
  記曰。言是言說。即解也。行即修履。荒是荒蕪。疎謂疎散。亦略也。既無行解之德。施不獲福。是曰信施失。
  昔年行處。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將何憑恃。
  上二句舊習不忘。下二句無善可記。昔年是舊時。行處是心之所履諸惑習染。此有二種。一是過去無始之無明。二是日前之熏習。寸步不移者。謂於諸習曾未一念捨過自新。恍惚一生等者。謂無潛神玄默之照。終日心逐塵境。不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