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熾然演說。終日說法而寂爾無聲。所謂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中無壅塞。
  而能無緣之慈。隨有機而感應。不二之旨。逐根性而區分。順物忘懷。施而不作。終日說示。不異無言。設教多途。無乖一揆。
  石壁云。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朗然元照。鑒於未形。如來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惟聖人乎。又曰。順物照俗。忘懷照真。終日施為。同歸無作。
  是以大聖慈悲。隨機利物。統其幽致。羣籍非殊。
  慈悲利物。乃從體以起用。自無差而為差者也。幽致非殊。乃即用而即體。即差別而為無差者也。
  中下之流。觀諦緣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
  三乘漸次渡河。天台判在通教。若約時說。乃在生熟二酥。約化儀說。乃屬於漸。約不定。則如來不思議力。一音演說。得解隨機。約秘密。則如來或為此人說四諦。或為彼人說因緣說六度等。彼此互不相知。今文正明不定。故曰中下自小。高上成大。豈非上中下乘在機。而不在佛乎。
  由是品類愚迷。無能自曉。或因說而悟解。故號聲聞。
  此明下智得名之所自也。謂聞四諦聲而悟道。故號聲聞。
  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
  此明下智修行之所本也。謂能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故。
  觀無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輪迴。惡三界之生死。
  此明下智趣向之本志也。生死固無常。菩薩處之而不畏。涅槃固安隱。菩薩慕之而未暇。以其有慈悲大志故也。故於六道三界。處之怡然。聲聞反是故於是。生恐惡患。尋樂求安。
  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
  此明下智觀四諦所以成聲聞之故。葢四諦法門。四教通用。惟觀其根性進解何如。圓教亦觀四諦。彼何以獨稱無作。以其能解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等。惟此聲聞則不然。如空中本自無刺。彼故見苦而常懷厭離以拔之。見集而恒畏其生以斷之。虗空亦本自無得。彼故慕滅而獨契之。修道而獨度之。此其所以為下智也。然此但言藏教爾。通教則非然。以其能解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也。
  大誓之心未普。攝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
  大誓未普。從容與而言之也。若峻辭奪之。正當言其不普。誓既不普。攝化何施。所謂如麞獨跳。不顧後羣者也。六和敬者。石壁云。一同戒和敬。二同見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余曰。聲聞非無六和之敬。第歸之於空。然而己六和既空。慈悲不運。若菩薩欲圓萬德之果。須順萬行之因。聲聞因行有乖。果德豈能不闕。六度曠然不修。自非小乘何類。所以判入聲聞乘也。
  或有不因他說。自悟非常。偶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
  梵語辟支迦羅。此稱獨覺。亦稱緣覺。不因他說。自悟無常。單言獨覺也。偶緣散而體真。兼言緣覺也。
  原其所習。十二因緣。而為本行。
  十二因緣有三種。三世。一期。一念下且言其三世。
  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
  無明與行。過去二支因也。通教緣覺。能了煩惱即空。結業無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五支果也。因既即空。果亦何得。故曰二因非業。五果何酬。愛。取。有。三支現在因也。由有現在三支之因。故感未來二支老死之果。愛取既已無疵。老死故無所累。此緣覺觀因緣滅相。入道之法也。
  故能翛然獨脫。淨處幽居。觀物變而悟非常。覩秋零而入真道。四儀庠序。攝心慮以恬愉。性好單棲。憩閑林而自適。
  此明獨覺。謂獨宿孤峯。樂獨善寂。觀物變易。自悟無生。如國王見落花而悟道。比丘聽釧聲而證真。
  不欣說法。現神力以化他。無佛之世出興。作佛燈之後燄。
  初心菩薩。能說法而未能現通。緣覺獨覺。能現通而不能說法。惟佛與佛。乃兼有之。然而又有現通不現通諸緣覺獨覺。說法不說法諸緣覺獨覺。亦不得一準。
  身惟善寂。意翫清虗。獨宿孤峯。觀物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取中乘。如此。辟支佛道也。
  辟支取唯如鹿。亦能匡徒領眾。第利他不普耳。自益未圓。且約通教言之。辟支先侵正使。少侵習氣菩薩至果時。正習俱盡。以此二事。以定三人。今則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在季孟之間。故號辟支迦羅。
  如其根性本明。元功宿著。學非博涉。解自先知。
  此明菩薩乘。皆由宿秉。積功累德。不止一生。誠非學聚問辨而來。
  心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之所不拘。
  石壁云。有悲無智。愛見是生。有智無悲。墮二乘地。今以忘機之智。導無緣之悲。所以為通教菩薩也。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不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
  金剛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