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心性。具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

一心奉請金光明經[糸-八]義拾遺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明。是知法性具金光明。真實名義。究竟成就也。此經以金光明為名。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以金光明而為教相。亦可三字別得五章。以金為體。以光為宗。以明為用。總三為名。分別三名而為教相。法體既爾。體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亦可三義皆甚深皆無量皆不二也。五章之德。莫不如是。

一心奉請金光明經文句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一心奉請請觀音疏闡義鈔(拜觀同上)
  宋錢塘沙門智圓述。

一心奉請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是經有六名。其末名龍寶神王。

一心奉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連珠記(拜觀同上)
  宋玉峰沙門釋師會譯。

一心奉請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釋(拜觀同上)  宋北印度沙門施護譯。
  三寶尊菩薩造。釋大域龍菩薩所造頌。

一心奉請法華[糸-八]義釋籤(拜觀同上)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晚還毗壇。增而飾之。

一心奉請法華文句記(拜觀同上)
  湛然述。

一心奉請觀音[糸-八]義記(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一心奉請觀音義疏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即釋義疏也。後附天竺寺沙門遵式釋重頌云。第二重頌。是隋煬帝大業中。智者滅後。笈多所譯。方入大部。故疏闕釋。

一心奉請涅槃[糸-八]義發源機要(拜觀同上)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釋。

一心奉請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窺基述。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拜觀同上)
  唐西太源寺沙門釋法藏譯。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拜觀同上)
  宋長水沙門釋子璿錄。

一心奉請肇論新疏游刃(拜觀同上)  元大白馬寺沙門釋文才述。
  科一卷。新疏九卷。游刃一卷。

一心奉請摩訶止觀輔行傳宏決(拜觀同上)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述此緣起。凡有十義。一為知有師承。非任胸臆。異師心故。二為曾師承者。而棄根本。隨末見故。三為後代展轉。隨生異解。失本依故。四為信宗好習。餘方無師可稟承故。五為義觀俱習。好憑教者。行解備故。六為點示關節。廣略起盡。宗要文故。七為建立師解。使不淪墜。益來世故。八為自資觀解。以防謬誤。易尋討故。九為呈露所解。恐有迷忘。求刪削故。十為隨順佛旨。運大悲心。利他行故。

一心奉請止觀義例(拜觀同上)  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第二所依正教例。第三依正消釋例。第四大章總別例。第五心境釋疑例。第六解行相資例。第七喻疑顯正例。

一心奉請止觀大意(拜觀同上)  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大意。略報綱要。初敘承。二敘教觀。三敘教。四敘觀。

一心奉請觀心論疏(拜觀同上)
  隋天台國清寺沙門灌頂撰。
  以上東土論及論釋。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七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八
一心奉請立世阿毗曇論(拜觀同上)  唐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地動品 南閻浮提品 六大國品 夜叉神品 漏闍耆利象王品 四天下品 數量品 天住處品 歡喜園品 眾車園品 惡口園品 襍園品 波利夜多園品 提頭賴吒城品 毗留勒叉城品 毗留博叉城品 毗沙門城品 天非天鬥戰品 日月行品 云何品 受生品 壽量品 地獄品 小三灾品 大三灾品。

一心奉請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拜觀同上)  一名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說。唐大慈恩寺沙門玄奘譯。
  緣起品第一。世尊遊力士生處住其所造初成臺觀。命舍利子代宣法要。舍利子承命結集法毗柰耶 一法品第二。有三門 二法品第三。有二十七門 三法品第四。有五十門 四法品第五。亦五十門 五法品第六。有二十四門 六法品第七。有二十四門 七法品第八。有二十三門 八法品第九。有十門 九法品第十。略有二種 十法品第十一。略有二種 讚勸品第十二。佛從臥起。讚善勸持。

一心奉請舍利弗阿毗曇論(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