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述所答護持之問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已答經名勸受持  校量功德及終歸  云何擁護持經者  此問如今欲指撝  護法因緣甚廣大  堅則長壽悉應知  外護功德齊內護  且論內護事何為  汝於末世修行者  守護無令行業虧  但得人心不被惱  豈須美食及鮮衣  惱身多是諸魔魅  須令神眾稍加威  外道惱心生異見  當令際會遇明師  若人惱亂持經者  頭破如阿梨樹枝  比丘破戒欺清眾  須白國王如法治  不治則斷如來種  國王獲罪國中衰
  大集經第二十六。佛告摩揭國王。我法中有犯罪者。或令苦作一月二月。或擯出國。治如是等諸惡比丘。令善比丘安樂持法。大王。若未來世。有我弟子。饒財多最者。有大勢力。一切大眾不能擯治者。王及婆羅門。城主村主。那守宰官。應當擯治。若不治者。則斷佛種。能滅法炬。其罪過於奪一切人眼。其國當有糓貴兵革疾病不祥之事。善神捨離。暴風橫起。多惡風雨。若諸王大臣。城主村主。郡守宰官。勤心護法。治惡比丘。則為供養三世諸佛。亦得無量諸善功德。第二十八亦云。護法功德。如人與十方眾生壽命眼目手足。又云。王言。世尊。破戒比丘。可得受信施不。佛言。破戒比丘。十方諸佛。可不護念。雖名比丘。不在僧數。何以故。持佛禁戒即佛弟子。毀禁戒者即魔弟子。我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亭歷子。問。比丘持戒破戒。各自云之。設有直犯麤重之戒。亦只是當寺同處人知。除正犯王法送官司。王臣推勘。無由知之。今據經文。佛令國王大臣治破戒者。國王大臣如何并得。答。若私自破戒人不知者。但招乘道。却不害傳法比丘。今說參預世事。貯畜錢物。不隨護法比丘教令。王臣治罸也。大集經次前之文。已自辨明此事也。文云。王又白佛言。世尊。言破戒者。有何等相可得知不。佛言大王。有智能知。若有不恭敬三寶知上者耆老同學。樂在居家。常修貪心。遠離法心。樂說世間無益之事。是名比初破戒相。養畜奴婢象馬牛羊驢騾豬。乃至八種不淨之物。是名具足毀禁戒也。名沙門中賊。沙門中旃陀羅也。是惡比丘。即是圊廁。如是比丘不應共住。如是比丘滅解脫燈。若有惡王。擁護如是諸惡比丘。是王便增三惡道種。前惡比丘呵罵責數。如比丘住。應先白王能持法不□[?*支]。王言。是中多有大眾。我當云何驅遺多人。智者聞也。不應復住。便捨去至寂靜處。
  治則名為供養佛  得無量福數難思
  乃至前未來世。有信說已前婆羅門。治惡比丘。為法故捨身命。寧護如此比丘一人。不護無量諸惡比丘。是巳捨身生淨佛土。常值三寶。不久成佛。大王。我不聽一人受畜八不同物。唯聽大眾得受畜用已。前有人能護治法者。當知是人。乃至十方諸佛世尊大檀越也。問復有諸經。不許國王大臣治罸制勤比丘。此意如何。此遮防無道王臣。雖信佛教。不能毀廢。而於釋子常懷輕賤。或迎比丘犯他顏色。心王瞋怒(便加損故。有此說也)。
  佛說護持正法者  不修五戒及威儀(涅槃經第三云。迦葉問佛云。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佛言迦葉。以能護持正法因處。故得成就是金剛身。常住不壞。善男子。護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儀。應持刀劒弓箭矛矟。守護持戒清淨比丘。次下迦葉問佛真比丘。合至空閑。何以□遂主者行。佛答云。若有比丘。雖能讀誦持戒坐禪說。不能降伏非法惡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眾生。當知是輩懈怠懶墮。無所能為。若比丘。護持所受禁戒。能師子吼。廣說妙法九部經典。為他廣說。〔屬〕益安樂諸眾生故。唱如是言。涅槃經中。制諸比丘。不應畜養奴婢牛羊非法物。若有比丘。畜如是等不淨之物應當治之。如來先於異部經中。說有比丘蓄如是等非法之物。某甲國王。如法治之。驅令還俗。若有比丘。能作如是師子吼時。有破戒者。聞是語已。咸共瞋恚。害是法師。是說法者。設復命終。故名持戒自利利他。以是〔終〕故。我聽國王羣臣宰相。說優婆塞。護說此人。若有欲護正法者。應當如是迦葉。如是破戒。不護此者。名禿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  覺德比丘勤護法  不令徒眾畜違非  破戒者瞋刀杖逼  國王有德助降之  覺德因成迦葉佛
  國王即是釋迦牟尼。次前經不便說有一持戒比丘覺德。廣說經典。制諸比丘。不得畜非法之物。爾時多有破戒比丘。聞之皆生惡心。刀杖逼之。時有國王。名為有德。為護法故。與破戒比丘戰。國王身被刀箭。聞法歡喜。命終生阿闕佛國。為彼佛第一弟子。覺德却復命終。亦生彼國。為第二弟子。爾時王者即我身是。說法比丘迦葉佛是。護正法者。得如是無量果報。故我今日成就法身。不可破壞。
  此下天龍神鬼等稟命加護。

  第八 四 述金剛眾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并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復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