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也。
  【二】【注】累二丸于竿头,是用手之停审也。故(二)其承蜩,所失者不过锱铢之闲也。
     【疏】锱铢,称两之微数也。初学承蜩,时经半岁,运手停审,故所失不多。
     【释文】《五六月》司马云:黏蝉时也。《累丸》劣彼反。下同。司马云:谓累之于竿头也。◎庆藩案列子释文引司马云:累垸,谓累丸于竿头也。与释文小异。《者锱》侧其反。《铢》音殊。
  【三】【注】所失愈(多)〔少〕(三)。
     【疏】时节(犹)〔尤〕久,累丸(征)〔增〕多,所承之蜩十失其一也。
  【四】【注】停审之至,故乃无所复失。
     【疏】累五丸于竿头,一无坠落,停审之意,遂到于斯,是以承蜩蝉犹如俛拾。
  【五】【注】不动之至。
     【疏】拘,谓斫残枯树枝也。执,用也。我安处身心,犹如枯树,用臂执竿,若槁木之枝,凝寂停审,不动之至。斯言有道,此之谓也。
     【释文】《若厥》本或作橛,同。其月反。《株》音诛。《拘》其俱反,郭音俱。李云:厥,竖也,竖若株拘也。◎卢文弨曰:也字未刻,依宋本补。◎家世父曰:列子黄帝篇作若橛株驹,注云:株驹,断木也。山海经海内经,(达)〔建〕(四)木有九欘,下有九枸。郭璞注:欘,枝回曲也,枸,根盘错也。说文:株,木根也。徐铉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株枸者,近根盘错处;厥者,断木为杙也。身若断株,臂若槁木之枝,皆坚实不动之意。《若槁》苦老反。
  【六】【疏】二仪极大,万物甚多,而运智用心,唯在蜩翼,蜩翼之外,无他缘虑也。
  【七】【注】遗彼故得此。
     【疏】反侧,犹变动也。外息攀缘,内心凝静,万物虽众,不夺蜩翼之知,是以事同拾芥,何为不得也!
     【校】(一)赵谏议本作橛。(二)世德堂本无故字。(三)少字依世德堂本改。(四)建字依山海经原文改。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一】”
  【一】【疏】夫运心用志,凝静不离,故累丸乘蜩,妙凝神鬼。而尼父勉勖门人,故云痀偻丈人之谓也。
     【释文】《不分》如字。◎俞樾曰:凝当作疑。下文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即此所谓乃疑于神也。列子黄帝篇正作疑,张湛注曰: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可据以订正。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一】。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二】。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三】。'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一】【疏】觞深,渊名也。其状似桮,因以为名,在宋国也。津人,谓津济之人也。操,捉也。颜回尝经行李,济渡斯渊,而津人操舟,甚有方便,其便辟机巧,妙若神鬼,颜回怪之,故问夫子。
     【释文】《操舟》七曹反。下章同。
  【二】【注】言物虽有性,亦须数习而后能耳。
     【疏】颜回问:“可学否?”答曰:“好游涉者,数习则能。”夫物虽禀之自然,亦有习以成性者。
     【释文】《数能》音朔。注、下同。
  【三】【注】没人,谓能鹜没于水底。
     【疏】注云,谓鹜没水底。鹜,鸭子也。谓津人便水,没入水下,犹如鸭鸟没水,因而捉舟。
     【释文】《鹜》音木,鸭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一】。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二】。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三】,恶往而不暇【四】!以瓦注(一)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惛【五】。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六】。”
  【一】【注】习以成性,遂若自然。
     【疏】好游于水,数习故能,心无忌惮,忘水者也。
  【二】【注】视渊若陵,故视舟之覆于渊,犹车之却退于阪也。
     【疏】好水数游,习以成性,遂使顾视渊潭,犹如陵陆,假令舟之颠覆,亦如车之却退于阪。
     【释文】《之覆》芳服反。注、下同。《犹其车却也》元嘉本无车字。
  【三】【注】覆却虽多而犹不以经怀,以其性便故也。
     【疏】舍,犹心中也。随舟进退,方便万端,陈在目前,不关怀抱。既(不)〔能〕忘水,岂复劳心!◎俞樾曰:万下脱物字。此本以覆却万物为句,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为句。方者,并也。方之本义为两舟相并,故方有并义。荀子致仕篇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杨倞曰:方起,并起。汉书杨雄传虽方征侨与偓佺兮,师古注曰:方,谓并行也。皆其证也。方陈乎前,谓万物并陈乎前也。今上句脱物字,而以方字属上读,则所谓陈前者,果何指欤?郭注曰:覆却虽多,而犹不以(轻)〔经〕怀,是其所据本有物字。盖正文是万物,故以多言,若如今本作万方,当以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