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群實,靜故足以應群動。致虛而要其實,守靜而至于篤,則萬態雖雜而吾心常徹,萬變雖殊而吾心常寂,此之謂天樂。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極虛篤靜以觀萬物之變,然後不為變之所亂。知凡作之未有不復者也,苟吾方且與萬物皆作,則不足以知之矣。光曰:物先無物,物從無而並作。陸曰:雷在地中,天地之復也;動在靜中,聖人之復也#11。政和曰:物之生,有所乎萌,終有所乎歸。方其並作,而趨於動出之塗,吾觀其動者之必靜,及出者之必復,而因以見天地之心,則交物而不與物俱化,此之謂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萬物皆作於性,皆復於性,譬如花葉之生於根而歸於根,濤瀾之生於水而歸於水耳。光曰:夫物芸芸,如水作波。各歸其根,如波復水。
  歸根曰靜,
  苟未能自復于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非靜也。故唯歸根,然後為靜。光曰:道為動靜之根。根非動靜,非動靜者,靜之至也。
  靜曰復命,
  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之學道,必始於窮理,中於盡性,終於復命。仁義禮樂,聖人所以接物也,而七義禮樂之用,必有知其所以然者。不知其所以然,則徇其名而為之,世俗之士也;知其所以然而後行之,君子也,此之謂窮理。雖然盡心以窮理,而後得之,不求則不得也。事物日搆於前,必求而後能應,則其為力也勞,而為功也少。聖人外不為物所蔽,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應,此之謂盡性。雖然此吾性也,猶有物我之辯焉,則幾於妄矣。君之命曰命,天之命曰命,以性接物而不知其為我,是以寄之命也,此之謂復命。
  復命曰常,
  方其作也,雖天地山河之大,未有不變壞。而常者惟復於性,而後湛然常存矣。
  知常曰明。
  不以復性為明,則皆世俗之智,雖自謂明,而非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復性則緣物而動,無作而非凶,雖得於一時,而失之遠矣。
  知常容,
  方迷於妄,則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敵,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則雖仇讎,猶將哀而憐之,夫何所不容哉?
  容乃公,
  無所不容,則彼我之情盡,而尚誰私乎?
  公乃王,
  無所不公,則天下將往而歸之矣。
  王乃天,
  無所不懷,雖天何以加之。
  天乃道,
  天猶有形,至於道則極矣。然而雖道亦不能復進於此矣。
  道乃久,沒身不殆。
  政和曰:道者,萬世無弊,趙曰:此章談歸根復命以虛靜為本。老氏所謂命,佛氏所謂性也。惟性無死生為常,知性則容且公矣。流俗以益生為命,此莊子所謂心死奚益妄作者也。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惟知有之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以仁義治天下,其德可懷,其功可見,故民得而親親之#12。其名雖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誠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之以仁義,重之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猶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聖人自信有餘,其於言也,猶然貴之不輕出諸口,而民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則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矣。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贍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瞍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煦以沬,相濡以濕,不如相忘於江湖。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仁義所以為孝慈,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跡為之也,故云。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而賊盜不得則不行,故云耳。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以或屬之以聖智,或屬之以仁義,或屬之以巧利,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