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鼇蛟龍自來歸之;
  劉曰:類聚韋分,各有遊處。
  人能虛空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
  劉曰:有用者事竄,無為者道歸。
  由此觀之,物性豈非自然哉。
  劉曰:物類相感,非由情割。
  善惡章第三十七
  老子曰:百姓行善者,我不知也;行惡者,我不知也;行忠信者,我不知也。
  徐曰:四民皆有自然之性,苟無根性,難可化諭,猶如烏黔鶴白,非染浴之功也。李曰:聖人運慈悲之意,開化導之方,咸令拾惡業而建善因,去虛妄而行忠信。而迷途難曉,失路不歸,各隨生業,任其顛倒,不能虛忘罪福,競生善惡。行善者致賞,行惡者被刑,忠信者則是賢臣,譎詭者便為狂賊,並由行有善惡,而名有是非。本是眾生所為,非聖人所知者也,此為權教,事至自悟,故言不知耳。
  是以積善善氣至,積惡惡氣至。
  李曰:前以權法,語日不知,任被愚情,恐惡根未絕,故將此實教勤勤曉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故知積善善至,積惡惡來,皎然非虛,信之影響。明言此者,心欲拾惡歸善也。劉曰:明聖人無心應物而已,善惡自積,孰知之哉。
  是故聖人言,我懷天下之始,復守天下之母,而萬物益宗,以活其身。
  李曰:我懷天下之始,抱道也,復守天下之母,含德也。道德在內,為人所尊,故日益宗。物能歸道,道能濟物,人物得存,故云以活其身。劉曰:潔源者流清,守母者子贍。
  吾意常不知。
  劉曰:知即非守母之道也。
  安能知彼行善惡焉。
  李曰:聖人內忘於身,則無人無我,故云吾意常不知。外忘於物,亦無善無惡,彼此並皆都忘,何能知彼之行善惡也。劉曰:守母尚自不知,安更知子所作。
  積善神明輔成。
  韋曰:積善以感神明,神明自然成輔,亦我不知也。
  天道猶祐於善人。
  韋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亦不知者也。
  寂意章第三十八
  老子曰:吾道啖怕寂。
  韋曰:死灰枯木之謂也。
  意死者生,靜而復命也。
  韋曰:雖不失其生,意同死人也,故能無時不生,以其意死,寂然,故能復其自然之命也。沖曰:意死,猶灰心也。
  生生積浸潤,滋酌留滯。
  李曰:靜心息意,以道生生,故曰生生。道流不絕,久潤於身,故云積浸。玄津法水,是謂滋妁。流注己身有礙,故名滯。為道所止,故云留也。劉曰:積聚氣血,將以為身,生生之義如此。
  玄冒沾洽。
  劉曰:玄冒,謂覆被形骸也。沾洽,謂津汐通流,開諸關豚也。
  元氣包之。
  李曰:息意有為而生自存,靜心歸道而命自復,以能歸道,為道所覆,故日玄冒。靈液流潤,故日沾洽。人之受生,本緣元氣,愛精保氣,氣不離人,人得氣生,為氣所裹,故日包之。劉曰:生者雖日神功,非氣無以化育。
  其根益深。
  韋曰:冒,覆也,言萬物之生,積浸和氣之滋汐,留結玄冒而沾洽也。又有元氣裹之,故其根益深,與道同本。沖曰:約,如人手足液也,冒,覆也。學人抱元守一,以其神氣積充,浸潤一身,滋液津洶,留滯百骸,玄道覆燾,沾洽內外,元始道氣,包裹我形,萬氣長存,真神柄鎮,所以生根益深,長生久視也。
  乃四固。
  劉曰:真性綿邈,形骸不虧。
  中無心。
  韋曰:得地水大風#2,故能堅固以成其身。沖曰:塞兌閉門,耳目口鼻四情堅固,塵境不得入,中心空無也。
  故能致萬物精華。
  韋曰:雖四物成其身,而其中寂然,同於無心,是以萬物精華莫不歸之。李曰:玄道所覆,元氣所包,道遠氣長,故日其根益深。深根寧極,身外則存,四大不毀,乃云四固。忘情虛已,內外清淨,湛然空寂,名日無心。身心既忘,絕諸韋有,契虛無之境,得杳冥之精,故日致萬物精華也。
  無極之物,自然來歸之。
  沖曰:學道之人,精修行氣,故萬物齊仙,霞精光華,玄景希夷微妙,無極道無自來歸也。
  以其空虛無欲固也#3。
  李曰:有形之物,並為贏惡,無極之物,是曰精華,無極精華,是為真道來歸已。何以致然?皆由清靜空虛,所以自然而生矣。
  戒示章第三十九
  老子曰:喜,吾重告爾,古先生者,吾之身也。
  沖曰:老子十號,一號古先生。又《應號記》及《顯逵記》並云:上三皇時,號古先生,此即明老君之身,歷代行化,當過關之時,寓記此言以誡尹公,故稱開導竺乾,指言昇就。及尹公師察受道,傳授五千文,付以九丹訣,又授九室之要,將化西土,昇入太微,欲重訣言以解其惑,故卻告言,古先生者,吾之身也,所以松尹公之疑,示西化之兆矣。後人妄改云,古先生者,吾之師也,一何謬乎!.且《帝王年代記》所推老君文王受命之年太歲丁卯,下為周師,昭王時宅關,二十五年癸丑,與尹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