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豫备则逸乐。
  
  子曰:万变皆在人尔,其实无一事。
  
  子曰:一世之才,足以周一世之事。不能大治者,由用之不尽耳。
  
  子曰:君子之遇事,一于敬而已。简细故以自崇,非敬也。饰私智以为奇,非敬也。
  
  子曰:谢良佐因论求举于方州,与就试于大学,得失无以异,遂不复计较,明且勇矣。
  
  子曰:礼院关天下之事,得其人则凡事举可以考古而立制,非其人未免随俗而已。
  
  子曰:较事大小,其弊必至于枉尺直寻。
  
  子曰:西边用师,非小故也。未闻一人劝止其事者,自古举事不以大小,必度其是非可否于众庶而不敢专也。今虽公卿,惟其言而莫违,况其下者乎?逢合之智,如此几何?不至于一言丧邦?
  
  子曰:凡避嫌处事者皆内不足所为诚公矣。初何嫌之?足避乎?
  
  新法将行,明道言于上曰: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以顺道,则事无不成者。故曰:智者如禹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舍而行之于险阻,则不足以言智矣。自古兴治虽有专任独决,能就一时之功者,未闻辅弼之论,乖臣庶之心,戾而能有为者也。况于施置失宜、沮废公论、国政异出、名分不正、用贱陵贵、以不肖治贤者乎!凡此皆理不克成而智者之所不行也。设令由此侥幸就绪,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非朝廷之福也。今天时未顺,地震连年,人心日益摇动,此陛下所宜仰观俯察而深念者也。
  
  子曰:至显莫如事,至微莫如理。而事理一致也,微显一源也。古之所谓善学,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子曰:外事之不知,非患也。人患不能自见耳。
  
  子曰:古之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今之强有力者将以为乱。
  
  子曰:公天下之事,苟以私意为之,斯不公矣。
  
  子曰:阅天下之事,至于无可疑,亦足乐矣。
  
  子曰: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矣。君子之和和于义。
  
  子曰:官守当事不可以苟免。
  
  子曰:笾豆簠簋,不可用于今之世,风气然也。不席地而椅桌,不手饭而匕箸,使其宜于世,而未有圣人亦必作之矣。
  
  吕申公常荐处士,常秩秩既起。他日稍变其节,申公谓知人实难,以语明道,且告之悔。明道曰:然不可以是而懈好贤之心也。申公矍然谢之。
  
  子曰:事以急而败者十常七八。
  
  子曰:好疑者于事未至而疑端先萌,好周者于事未形而周端先着,皆心之病也。
  
  
  
  卷六天地篇
  
  子曰:霜,金气也;露,星月之气也。露结为霜,非也。雷由阴阳相薄而成,盖沴气也。
  
  子曰:雨水冰,上温而下寒也;陨霜不杀草,上寒而下温也。
  
  子曰:日月之为物,阴阳发见之尤盛者也。
  
  刘安节问:人有死于雷霆者,无乃素积不善,常歉然于其心,忽然闻震则惧而死乎?子曰:非也。雷震之也。
  
  然则雷孰使之乎?子曰:夫为不善者,恶气也。赫然而震者,天地之怒气也。相感而相遇故也。
  
  曰:雷电相因,何也?子曰:动极则阳形也。是故钻木戛竹,皆可以得火。夫二物者未尝有火也,以动而取之故也。击石火出亦然,惟金不可以得火,至阴之精也。然轧磨既极,则亦能热矣。阳未尝无也。
  
  或问:五德之运有诸?子曰:有之。大河之患少于唐,多于今,土火异王也。
  
  关子明推占吉凶,必言致之之由与处之之道。曰:大哉!人谋其与天地相终始乎?故虽天命,可以人胜也。善养生者引将尽之年,善保国者延既衰之祚,有是理也。
  
  子曰:冬至之前,天地闭塞,可谓静矣。日月运行未尝息也,则谓之不动,可乎?故曰:动静比相离。
  
  子曰:致敬乎鬼神,理也。昵鬼神而求焉,斯不知矣。
  
  子曰:阴过之时必害阳,小人道盛必害君子。欲无害者,惟过为防耳。弗过防之从,或戕之。
  
  或问天、帝之异。子曰: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至妙谓之神,以功用谓之神鬼,以情性谓之干,其实一而已。所自而名之者异也。夫天,专言之则道也。
  
  子曰:天地所以不已,有长久之道也。人能常于可久之道,则与天地合。
  
  或问:日月有定形乎?抑气散而复聚也?子曰:难言也。然究其极致,则二端一而已。
  
  范蜀公言鬼神之际,曰:佛氏谓生为此,死为彼,无是理也。子曰:公无惑,则有是言也。
  
  蜀公曰:鬼神影响则世有之。子曰:公有所见则无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