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
肺气壅盛,一有阻滞,诸病生焉,故有鼻痔之患。
又曰∶亦有热伏于脑,外寒侵袭,鼻流臭涕,所谓脑寒、脑漏、鼻渊,均由此成。



<目录>卷十二\颧脸部

<篇名>鼻痔门主方

属性:鼻痔鼻生息肉
砂(五分) 枯矾(二钱)
研细,每用少许点鼻痔上即消。
验法 先用麻油扫鼻孔四周,再以白降丹少许,清水调点其痔自落。
又方
明矾(一两) 甘遂(一钱,灰火煨) 白降丹(一分或二分) 明雄(五分)
共乳细,吹痔上自愈。
又方
明矾(一两) 萆麻仁(七粒) 盐梅(五枚,去核) 麝香(一分)
共研成丸如枣核大,绵包塞鼻内自化。
又方 枯矾末和猪脂绵包,塞数日自消。
又方 藕节有毛处烧存性为末,吹之。
脑崩鼻息 甘草四两煎汤,用有嘴壶贮,以鼻嗅之。
鼻中息肉下垂 冰片点之。
又方 黑牛耳垢敷之。
又方 雄黄塞之,十日自落。
又方 雄鸡肾塞之,十日落。
又方
黄连 白蒺藜
煎汁灌鼻中,涕出息落。
鼻漏、鼻孔中长出一块。
辛夷(去毛) 桑白皮(蜜炙,各四两) 栀子(一两) 枳实 桔梗 白芷(各二两)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淡萝卜汤调服。



<目录>卷十二\颧脸部

<篇名>鼻渊门主论

属性:冯鲁瞻曰∶夫鼻为肺窍。经曰∶天气通于肺。若肠胃无痰火积热,则平常上升,
皆清气也。肺家有病,则鼻不利,如伤热之不散,或伤寒之久郁成热,皆能使塞而
不利。若平人而多涕,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状者,皆肾虚所致,不可过用凉药。(《锦囊》)
又曰∶鼻渊者,谓其涕下不止,如淌水泉,故名之也。经曰∶是胆移热于脑。盖
胆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入络于脑。然阳明之脉亦挟鼻,络目旁,约太阳之脉者
也。今因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泊于额中,是以鼻额酸痛,涕下不止矣。
又曰∶更有寒邪未尽,虚热渐炽,是以脓涕结聚,香臭不闻,此名鼻 。
又曰∶更有热血入面,为寒所拂,是以污浊凝滞,则成鼻 。
又曰∶脑病有二∶若清水流出而不痛
者,为寒;若流黄臭水而痛者,为热。久而不愈,即名脑漏。治当内服清利胆热,外
于囟会、通天二穴灸之。
又曰∶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烁脑而液下渗,或黄或白,或带血如
脓状,此肾虚之证也。经曰∶脑渗为涕。又曰∶胆移热于脑。《原病式》曰∶如以火烁
金,热极则反化为水。然究其原,必肾阴虚而不能纳气归元,故火无所畏,上迫肺
金,由是津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浊为涕,津液为之逆流矣。于是肾肝愈虚,
有升无降,有阳无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此最宜戒怒以养阳,绝欲以养阴,断
炙,远酒面,以防作热。然后假之良医,滋肾清肺为君,开郁顺气为臣,补阴养血
为佐,俾火息金清,降令胥行,气畅郁分,清窍无壅,阳开阴阖,相根据相附,脏腑各
司乃职,自慎以培其根,药饵以治其病,间有可愈者。苟或骄恣不慎,或误投凉药,虽
仓扁不能使其长生矣。
又曰∶久患鼻流浓涕极臭者,即名脑漏。气虚者,补中益气汤;阴虚者,麦味地黄汤。
经曰∶肺和则能知香臭矣。肺中壅遏不和,故鼻窍窒塞不闻香臭矣。
陈实功曰∶鼻渊又名脑漏,总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而成。其患鼻
流浊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久则头眩虚晕不已,治以藿香汤主之。如
日久虚眩,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可也。(《正宗》)
陈远公曰∶人有无端鼻流清水,日久则流鼻涕,又久则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
腥臭难闻,流至十年而死矣。此得之饮酒太过,临风而卧,风入胆中,胆之酒毒,不
能外泄,遂移热于脑,脑得热毒之气,不能久藏,从鼻窍出矣。脑窍通于鼻,而胆
气何以通于脑,酒气何以入于胆耶?凡善饮者,饮酒必先入胆,胆不能受酒,而能
渗酒,酒经胆渗则气尽解,倘饮多则胆不
及渗矣。胆不及渗,则不胜酒,既不及化酒,则火毒存于中,人卧则胆气不行,又
加寒风之吹,胆更不舒矣。胆木最恶者,寒风也,内寒相侵则内热益甚,胆属阳,头
亦属阳,胆热不能久藏胆中,必移热上走于头矣。脑在头中,头无藏热之处,必遇
穴即入,况胆脑原相通者乎。脑之穴大过于胆,遂安居而不还于胆矣。及居脑,久
动则思迁,又寻窍而出,乃顺趋于鼻矣。火毒浅则涕清,深则涕浊,愈久愈流愈重,后
则涕无可流,并脑髓尽出,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