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余慨然之念,则不能不道其
详,而深望于知音者。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用香散药

属性:伍氏曰∶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郁聚
为脓,得香散药则气流行,故当多服五香连翘汤、万金散、清心内固金粉散。凡疮
本腥秽,又闻臭触,则愈甚者,若毒瓦斯入胃,则为咳逆,古人用此,可谓有理。且
如饮食调令香美,则益脾土,养真元,保其无虞矣。
澄曰∶脾喜馨香,药品香燥,固能行气散郁。若真阴不足,虚火上炎,素多痰
火之人,又所当禁。
又曰∶溃后疮疡生肌药中,务须少加冰麝,盖冰麝香窜,多用则走泄真气,反令疮口难敛。
又曰∶溃后忌房内焚烧安息、沉香,烧则疮口燥痒。
又曰∶溃后忌佩香囊、离宫锭等物,不独耗散真气,且恐引动相火遗泄。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泥用止痛药

属性:薛立斋曰∶夫疮疡之作,由六淫七情所伤而痛也。因气血凝滞所致,假如热毒
在内,便秘而作痛者,内疏黄连汤导之。热毒炽盛, 肿而作痛者,黄连解毒散治之。
不应,仙方活命饮解之。瘀血凝滞而作痛者,乳香定痛散和之。作脓而痛者,托里
消毒散排之。脓胀而痛者,针之。脓溃而痛者,补之。若因气虚而痛,四君加归、 。
血虚而痛,四物加参、 。肾虚而痛,六味地黄丸。口干作渴,小便频数者,加减
八味丸,此皆止痛之法也。丹溪云∶脓出而反痛,此为虚也,宜补之。秽气所触者,
和解之,风寒所逼者,温散之,若泥用乳没,斯执方矣。
李东垣曰∶夫疮疽之证候不同,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世
人皆谓乳没珍宝之药可住疼痛,殊不知临病制宜,自有方法。盖热毒之痛者以寒凉
之剂折其热,则痛自止也。寒邪之痛者,以温热之药,熨其寒,则痛自除矣。因风而
有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导其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
之,实而痛者泻之,因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浸溃者引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秘
涩者利之。临机应变,方为上医,不可执方而无权也。(《十书》)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轻投十宣散等剂

属性:今人有疮疡,不审元气虚实,病之表里,病者多喜内消,而医者即用十宣散及
败毒饮、流气饮之类。殊不知十宣散虽有参 ,然防风、白芷、浓朴、桔梗皆足以
耗气,况不分经络时令,气血多少,而概用之乎?败毒散乃发表之药,果有表证,亦
止宜一二服,多则元气反损,其毒愈盛,虽有人参,莫能补也。况非表证而用之乎?流
气饮乃耗血之剂,果气结膈满,亦止宜二三服,多则血气愈伤,夫血气凝滞,多由
营卫气弱,不能营运,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诸经气血多寡不同,而流气饮
通行十二经,则诸经皆为所损,反为败证,虽有 归,亦难倚仗,若服之过度,则气
虚血耗,何以成脓,苟不察其由,而泛投克伐之剂,能无危乎!此三方者,其不可
轻用亦明矣。
河间云∶凡疮止于一经,或兼二经者,止当求责其经,不可干扰余经也。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未溃不宜概用败毒之药

属性:夫疮疡之证,当察经之传受,病之表里,人之虚实,而攻补之。假如肿痛热渴,
大便秘结者,邪在内也,疏通之。肿 作痛,寒热头痛者,邪在表也,发散之。
肿痛甚者,邪在经络也,和解之。微肿微痛,而不作脓者,气血虚也,补托之。漫
肿不痛,或不作脓,或脓成不溃者,气血虚甚也,峻补之。色黯而微肿痛,或脓成
不出,或腐肉不溃者,阳气虚寒也,温补之。若泥其未溃,而概用败毒,复损脾胃,
不惟肿者不能成脓,而溃者亦难收敛,七恶之证蜂起,多致不救。丹溪云∶肿疡内
外皆壅,宜以托里表散为主。如欲用大黄,宁无孟浪之非,溃疡内外皆虚,宜以托里
补接为主。如欲用香散,未免虚虚之失,治者审之。



<目录>卷六

<篇名>论煎药必得其法

属性:凡煎药必须择亲信诚谨老实之人,洗净新药罐,用新汲甜水为上,慢火煎熬,纱
绢滤渣,取清汁服之。不可近灯火之下吃药,过口之物,酸味过口,则药味甘甜,甜
物过口,则药味转苦。又不宜服冷药,脾喜热,冷则不能营运。患在上,不厌频而
少,少服则滋荣于上;患在下,不厌顿而多,多服则峻补于下。病在头面、颈项、臂
膊者,先食而后药;病在胸膈、心下、肚
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