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之内者,法当疏利以寒,若反用温
剂托里,则是以骨髓之病,上彻皮毛矣。是必表里通溃,共为一疮,助邪为毒,苦楚
百倍,轻则令危,重则死矣。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轻证用重剂

属性:夫人身气血有虚实,疮疡所发有轻重,治疗之法有攻补。元戎云∶若人气血壅盛,
营卫充满,抑遏不行,腐化而为痈者,当泄之以夺盛热之气。若人饮食少思,精神
衰弱,营卫短涩,寒抟而为痈者,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丹溪云∶肿疡内外皆虚,宜
以补接行散为主。大抵用药之法,如执权衡,当察病势轻重,邪蓄表里,疮毒肿溃,
元气虚实,若不详究其因,率尔投治,实
实虚虚,七恶之祸,不能免矣,治者审之。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寒热逆从用药法

属性:尝见治寒以热,而寒弥甚,治热以寒,而热弥炽,何也?假如心实生热者,当益
其肾,肾水滋,热自除。肾虚生寒者,补益其心,心火降,寒自退。此所谓寒之而
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也。又寒因热用,热因寒用,要在通其理而已。又
闻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盖治寒以热,必凉药以行之;治热以寒,必温药以导之,此
亦欲其药性之调和也。其间有正有权者,因病有微甚,微者逆治,理之正也。甚者从治,理之权也。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用汗下药

属性:仲景云∶治伤寒有汗、吐、下三法。东垣云∶治疮疡有疏通、托里、和营卫三法。
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疮疡肿硬木闷,烦热便秘,脉沉而实,其邪在内,当先疏
其内以下之。 肿作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其邪在表,当先托其里以汗之。元
戎云∶营卫充满,抑遏而为痈者,当泄之以夺盛热之气;营卫虚弱,壅滞而为痈者,
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东垣又云∶疮疡虽面赤伏热,不得攻里,里虚则下利。仲景
又云∶疮家虽身体疼痛,不可发汗,汗之则发痉,苟不审详,妄为汗下,以致血气
虚损,毒反内陷,少壮者难以溃敛,老弱者多致不救。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附子不可轻用

属性:夫附子,味辛而甘,气温大热,有大毒。制法∶以童便煮而浸之,再用文武火
以烈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此佐使之药,通行诸经,其性善走而不守,浮
中沉无所不致,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用之得宜,有夺旗斩将之功,用之不宜,有
杀身殒命之祸。每人参一钱为君,止可下附子一二分为使,再加甘草以解其毒,内
外之证,遇严寒时候,疮口沉塌,四肢厥冷,寒湿疼痛,痿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腰脊风寒,伏阴伤寒,方可下附子,不审阴阳虚实,一概用之,使人服后,火郁中
焦,气郁下焦,咆哮喘急,顷刻而毙。凡用附子者,岂可不细审之乎。
又曰∶解附子毒,令多吸新水,连饮数碗,遂大呕泄,方解其毒,此又不可不知也。



<目录>卷六

<篇名>论疮疡当舍时从证

属性:薛立斋曰∶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若肿赤烦躁,发热饮冷,便秘作渴,
脉洪数实,是其常也,虽在严寒之时,必用大苦寒之剂,以泻热者。若脉细皮寒,泻
利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逆冷,是变常也,虽在盛暑之时,必用辛温之剂,
以助阳气。《内经》云∶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有假者反之,虽违其时,必从其证。
王肯堂曰∶如肿赤烦躁,发热引冷,便秘作渴,脉洪数实,是为五实,虽在严寒
之时,必用大苦寒之剂,泻其阳以救其阴。若脉细皮寒,泻利肠鸣,饮食不入,呕吐
无时,手足逆冷,是为五虚,虽在盛暑之时,必用大辛热之剂,散其阴以回其阳。若
执泥常法,则误矣。(《准绳》)
张景岳曰∶愚意罗先生以舍时从证之法,垂训后人,诚百世不磨之要道也。但
时之迁变,本所难知,而证之幽显,尤不易识,何也?盖常人之所谓时者,春夏秋
冬之时也,岁岁时常之主气也。谁不得而知之。而不知五六周环,则长夏有寒淫之
令,三冬有炎暑之权,此则虽若舍时,而实以从时,昧者固能知此乎!又如察证之
法,则凡脉细皮寒,泄泻厥冷之类,是皆
已见之寒证也,又谁不得而知之。不知其来有源,有甚有渐,即诸证未见之前,而
本来已具,此际便难错认,使必待焦头烂额,而后曲突徙薪,则已晚矣。此罗先生
之所以明已,然则余更为虑未然,盖恐人之见之,迟而无及于事也。虽然余常见今
人之于已然者尚不能见,而复欲其见未然,诚哉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