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洪大,按之无力,
或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宜当归补血汤主之。
张景岳曰∶用手摸热,有三法∶以轻手扪之则热,重按之则不热,是热在皮毛
血脉也;重按之至筋骨之分,则热蒸手极甚,轻手则不热,是邪在筋骨之间也;不
轻不重按之而热,是热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脉之下,乃热在肌肉也。
张仲景曰∶脉虚则血虚,血虚生寒,阳气不足也。
又曰∶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
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又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又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此言表邪之
实也。)又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言阳气之虚也。)又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
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又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与经旨义相上下。)
经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张仲景曰∶寒邪在表者,必身热无汗,以邪闭皮毛也。
又曰∶寒邪客于经络,必身体疼痛,或拘急而酸者,以邪气乱营气,血脉不利也。
又曰∶寒邪在表而头痛者,有四经焉,足太阳经脉最长,挟于头顶,其痛居多,足
阳明脉上至头维,足少阳脉上行两角,三阴经无头痛,三阴至颈而还,何得头痛?厥
阴脉与督脉上会于巅顶,都摄诸阳,故有头痛也。惟太阴少阴,皆无头痛之证,然
厥阴头痛,亦不常见,必呕吐涎沫,内无热证,乃直中也,当温之。
又曰∶寒邪在表,多恶寒者,盖伤于此者必恶此,所谓伤食恶食,伤寒恶寒也。
又曰∶太阳经脉起自内 ,上顶巅,下项挟脊行腰 ,故邪在太阳者,必恶寒发
热,而兼头项痛,腰脊强,或膝 酸痛也。
又曰∶阳明经脉起目下,循面鼻,行胸腹,故邪在阳明者,必发热微恶寒,而
兼目痛、鼻干、不眠也。
又曰∶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其脉绕耳前后,由肩井下协肋,故邪在少阳者,必
发热而兼耳聋胁痛,口苦而呕,或往来寒热也。
又曰∶身虽微热,而 汗出不止,及无身体酸痛拘急,而脉不紧数者,此热非在表也。
又曰∶证似外感,不恶寒,反恶热,而绝无表证者,此热盛于内也。
又曰∶表实者,或为发热,或为身痛,或为恶热掀衣,或为恶寒鼓栗;寒束于表
者无汗,火盛于表者有疡;走注而红痛者,知营卫之有热,拘急而酸痛者,知经络之有寒。
又曰∶阳实者,多热恶热,阴实者,为痛结而寒,气实者,气必喘粗,而声色壮
厉,血实者,血必凝聚,而且痛且坚。
又曰∶表虚者,或为汗多,或为肉战,或为怯寒,或肢体多见麻木,目暗羞明,耳聋眩晕。
又曰∶阳虚者,火虚也,为神气不足,为眼黑头眩,或多寒而畏寒。阴虚者,水
亏也,为亡血失血,为戴阳,为骨蒸劳热。
又曰∶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
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若内热之甚者,亦每多畏寒,此当以脉证参合察之。
又曰∶阳邪在表,则表热,阴邪在表,则表寒;阳邪在里,则里热,阴邪在里,则
里寒;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而无定处,则往来寒热。
又曰∶邪气在表发热者,表热里不热也,宜温散之,邪气在里发热者,里热散
而达于外也,宜清之。
又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而为恶寒,阴胜则寒也,宜温之。阴不足,则
阳气陷入阴中,而为发热,阳胜则热也,宜清之。
又曰∶寒热往来者,阴阳相争,阴胜则寒,阳胜则热也。盖热为阳,寒为阴;表
为阳,里为阴;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栗;邪之传于里者,为热
邪与阴相争,则为热躁;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者,外与阳争则为寒,内与阴争则为
热,或表或里,或出或入,是以寒热往来也,此半表半里之证也。故凡寒胜者,必
多寒,热胜者,必多热,但审其寒热之势,则可知邪气之浅深也。
经曰∶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仲景曰∶人身外为阳,为表,寒属阴邪,今表虚为寒所乘,名曰阴盛阳虚,盖
阳不能温其肤,卫于外,致令空虚,虽居密室,亦引衣自盖,谓之恶寒,阴盛阳虚,
汗之自愈,故恶寒属表。假热在肌肤,必
裸体烦躁,是曰恶热,又焉得为恶寒!若见恶寒,知寒在肌肤,急投甘辛之剂可也。
又曰∶寒郁腠理则闭塞而发热,翕翕然烙手,此热止在皮肤,而内无热,名曰
表病里和。《内经》诸证亦论,凡风寒客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汗。又
云∶体若燔炭,汗出而解。又《热病论》云∶人伤于寒则为热病,若大汗其热解矣。(以上
各条,疮疡而兼外感者,当以此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