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告陈。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
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
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
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断经。阴中之邪曰浊,阳
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
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自攀陵。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阴常
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
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目录>卷一

<篇名>一○○三・论生成

属性: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不能为天地,非五行不能为阴阳。
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由五行从逆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

循环不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故《金匮至
真要论》云∶“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
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原。五脏五行,相成相生,昼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
逆之则凶。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合于人,人得之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
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



<目录>卷一

<篇名>一○○四・论阳厥

属性:骤风暴热,云物飞扬,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
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
目盲,咽干口焦,唇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
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
休,胸膈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愦溃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
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者死。



<目录>卷一

<篇名>一○○五・论阴厥

属性: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霪,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
野,山摧地裂,土坏河溢,日晦月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蜷挛,
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口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
大小便活,舌吐酸渌,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
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不治。



<目录>卷一

<篇名>一○○六・论阴阳痞格

属性:阳气上而不下曰痞,阴气下而不上亦曰痞;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
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疽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
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皆由阴阳痞格不通而生焉。阳燔
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也。



<目录>卷一

<篇名>一○○七・论寒热

属性:寒热往来,是为阴阳相胜;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
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为阴盛,皮热而热者为阳盛。

则阴中之阴邪;寒而颊赤多言者,为阳中之阴邪;热而面青多言者,为阴中之阳邪;寒而面
青多言者,为阴中之阴邪;若不言者,其病为不可治;阴中之阴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者
,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
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
;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



<目录>卷一

<篇名>一○○八・论虚实大要

属性: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下实,下虚上实,状各不同,宜探消息。肠鸣气走,足
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
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活,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