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各三钱) 生地黄(九钱)
煎浓,入水磨犀角汁和服。王氏治此,多用大黄汤下之,彻逐其毒,随用升 表之剂,固为美法。下后不能提峻,速致其死,不若五龙之为妥也。
化 汤
金线薄荷 大水杨柳 荆芥 苍耳草 四味共煎浓,去滓,将头发滚汤洗去油垢,团栊,仍汤热徐徐浴之,必须置之 暖处,外再服前药, 去而痘自鼎峻矣。
四仙散
痘起遍身,俱是黑色,论备载在前矣,要是元癸夺权争先,如青天晴极而 云雾,静水风动而波行,第一奇痘也,只以化 汤浴之于外、而内服四仙散,自 然色变而为美矣。
甘草、紫草与通草,三般遇此多是宝,黄连、连翘与石莲,三味合浸共一炒,研末 惟在空心时,砂糖调服霎时好。此痘,得者甚鲜,非富贵之至者,不能见此,
若见形而盘缕失天元者,不在此列。
按∶此即所谓鸦翎痘也,虽黑而光润圈圆顶峻,与常痘同,得之者必主大贵。
玉泉散
痘形一朝,就结焦粒,是枭炎彻于肝荣而玄水弗克和解,急服玉泉散,庶 可挽治。
犀角(二钱) 白芎 黄连(各一钱,为细末) 冰片(三分,另研)
浓煎甘草汤或建糖调服,大者五分,小者再减。
此方,屡治痘焦者恒获速效,但犀角,人不谙用法,必须粗砺瓦盘,井水磨之,
待澄净去水,刷于绵纸上,略有干燥,方和前药用之,若以铁器 下细末,犀不 渍水,则不效。
【目录】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篇名】见形证治属性:
凉血解毒汤
痘出热不退,红不分地,或痘苗干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壮灌浆。
紫草(一钱) 生地黄 柴胡(各八分) 牡丹皮(七分) 赤芍药 苏木 防风 荆芥 黄连 木通(各三分) 牛蒡子(四分) 天麻 红花 甘草(各二分)
上,用姜一片,灯心二十根,糯米百粒,水煎服。
清地退火汤
(见前)
加味犀角饮
痘已出不匀,心烦壮热,口舌生疮。
犀角 牛蒡子 荆芥 甘草 防风 升麻 桔梗 麦门冬 水煎服。
【目录】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篇名】见形证治属性:凡疮疹,未有咽不痛者,心胃有热,上攻于咽,干涩而疼,宜于发热初出之时 预解之,甘桔汤加牛蒡子,甚者射干鼠粘子汤,令毒火解散,不停留于咽喉之间,
致生他变也。若初时隐忍,不即解之,以致毒留咽喉,发而为疮,肿胀溃烂,水谷 不入,呼吸不能,声哑难言,却欲呼医,悔无及矣。所以甘桔汤疮出之后,常宜饮 之利咽喉,宽胸膈,清肺金,解毒火也。如兼口舌生疮,齿浮龈肿者,宜甘桔汤合 黄连解毒汤加牛蒡子。水浆不入者,射干鼠粘子汤加桔梗、荆芥穗、山豆根。以上 证候,须能食,脏腑亦热方可用,如上焦虽热,却觉小便清,大便溏,饮食不进者,
只用甘桔汤,不须加牛蒡子,盖其性凉,为疮疹所宜服者,能透肌出痈疮,是以疮 疹亦出也。大便利,则不可服。
甘桔汤 射干鼠粘子汤
(俱咽喉)
【目录】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篇名】见形证治属性:痘疮方出之时使不入目。以神应膏涂眼四周,或只以胭脂取汁涂之,或敷以水 调黄柏末,或以牛蒡子为末蜜调贴囟上,或以白芥子末水调涂足心,此皆养护之良 法也。若眼中流泪或多眵,或目中红赤,此肝火大旺,宜早解之,洗肝明目散加蝉 蜕。又有忌食之法,如浓浓滋味,牛鸡鹅鸭,皆不可食,食鸡鹅鸭卵,未有不为目 害者,但令食淳淡之物,或少入盐亦无害。如湫隘之家,不可煮鸡鹅鸭卵,其 气相袭,亦能损目,不可不知。
神应膏
黄柏(一两) 真绿豆粉(一两半) 甘草(四两) 红花(一两)
上为细末。用胭脂水和蜜水调涂两眼四畔之疮痘上。
黄柏膏
如疮疹已出,此药涂面,次用胡荽酒外治法。
黄柏(一两) 绿豆粉 红花(各二两) 甘草(四两)
上,同为细末,生油调。从耳前至眼眶,并浓涂之,日三两次,如早涂,疮不 至面,纵有亦少。(彭氏云,痘疹护眼,人、多用胭脂,据亢医云,不如钱氏黄柏膏、最好,
诸家护眼法,无出此方也。)痘疮初出,用鼠枯子为末,水调,敷囟门。并无患眼,亦妙。
洗肝明目散
(眼目)
【目录】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篇名】见形证治属性:钱氏云∶痘疮只出一般者善。凡痘初出,其间碎密若芥子者,夹疹也。皮肉红 肿成片者,夹 也。疹由心热, 由胃热,宜急解其毒,消疹用黄连解毒汤(烦躁)合消 毒饮。化 用人参白虎汤(痘渴)合消毒饮。或只以升麻葛根汤。夹疹者加防风、荆芥 穗、木通、麦门冬、黄连。夹 者加石膏、人参、大青、玄参、淡竹叶。如疹散 解,
现出正痘,疏密停匀者吉。痘被 疹夹杂,不能起发者凶。
【目录】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篇名】见形证治属性:闻人氏云∶伤寒热邪在表,里未能作汗,或当汗不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