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于肠胃。而皮肤热作。故在可下之例。未必为假热症。
〔徐〕附子细辛与大黄。今用并行。而不倍。此即伤寒论大黄附子泻心汤之法也。
千金衍义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治太阳少阴之两感。此治胁下偏痛。
发热脉紧。变表法为下法。立大黄附子汤。以治寒从下上之瘕积。赖附子把守真阳。不随汗下亡脱。设无发热外
证。岂不可变大黄附子甘草之治乎。况治食已则吐之大黄甘草汤。具有成法。
始知权变之方。不在规矩之外也。
张氏医通云。色瘅者。身黄额上微黄。小便利。大便黑。
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肉桂。
案篇首第一条云。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
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大黄附子汤。盖其方也。金鉴。改偏痛。作满痛。不可从。
\x大黄附子汤方\x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
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外台。引短剧云。仲景同。)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此条。脉经无。)
〔鉴〕此条之文之方。必有简脱。难以为后世法。不释。
〔程〕温经散寒。无非辛热之剂。四逆汤辈。可选用之。不必拘泥。
\x赤丸方\x(千金。载痼冷积热门。主疗同。)
茯苓(四两) 半夏(四两洗一方用桂○案千金用桂枝不用半夏) 乌头(二两炮
)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案今考千金用细辛不用人参更有附子二两射罔一两凡六味)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
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四味。原本作六味。今根据赵本改之。)
〔徐〕真朱。即朱砂也。
案千金伤寒神丹丸。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即本方。用人参。不用细辛。更有附子。并
朱砂凡六味。徐释本条云。此即伤寒论。直中之类也。盖据于千金与。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不欲食。邪
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逆。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腹痛。脉经千
金作寸口。至即为寒疝。为别条。外台不载腹痛以下二十八字。即为寒疝下。脉经有跗阳脉浮而迟。浮则为
风虚。迟则为寒疝十六字。明是寒疝绕脐以下。为别作矣。原本。若发。作苦发。白汗。作白津。今
根据程本及千金外台。改定。其脉沉紧。赵本脉经千金外台。程徐诸本。作其脉沉弦。)
〔尤〕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
阳也。紧则不欲食者。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而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
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者也。
〔鉴〕疝病犯寒即发。故谓之寒疝也。
〔魏〕平素阳虚阴盛。积寒在里。以召外寒。夹杂于表里。而为患者也。表里之寒邪既盛。而正阳与之相搏。
寒邪从下起。结聚于至阴之分。而寒疝成矣。寒疝既成。伏于少腹。绕脐痛。发止有时。发则白津出。此汗
本下部虚寒。阴邪逼迫外越故也。及阴寒积久而发。四肢厥冷。脉得沉紧。何非寒厥之气为害也耶。
案素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王氏注大奇论云。疝者。寒气结聚之
所为也。急就篇。颜师古注云。疝。腹中气疾。上下引也。楼氏纲目云。疝名虽七。寒疝即疝之总名也。巢源
云。疝者。痛也。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腑脏虚弱。风冷邪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
案阴阳别论。白汗王氏释为流汗。淮南修务训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此
云白汗出者。盖不堪痛苦之甚。而汗出也。程云。冷汗也。徐沈尤魏仍原文。作白津。而解之。赵本作自汗。并非。
\x乌头煎方\x(千金注云。仲景名二物乌头煎。三因。名大乌头汤。)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 咀。○千金。作十五枚。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亦作
十五枚。千金。熬下。有黑字。三因云。大乌头。五个。洗净。细沙炒令黑。不 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
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二升。千金外台。作二斤。)
〔程〕乌头。大热大毒。破积聚寒热。治脐间痛不可俯仰。故用之以治绕脐寒疝痛苦。治下焦之药味。不
宜多。多则气不专。此沉寒痼冷。故以一味单行。则其力大而浓。甘能解药毒。故内蜜以制乌头之大热大毒。
王冰至真要注云。夫大寒内结。 聚疝瘕。以热攻除。寒格热反纵。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