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十粒。砂仁半钱。大便秘者。更加枳壳半钱。
又呃逆门。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呕吐。轻剂不能取效。宜附子粳米汤。加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三十五粒。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痛而闭。脉经作腹满痛。)
〔魏〕闭者。即胃胀便难之证也。
〔尤〕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浓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
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浓朴。
\x浓朴三物汤方\x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
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三升下。千金。有去滓二字。)
千金云。腹中转动者勿服。不动者更服。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脉经。无宜大柴胡汤五字。接前七物汤三物
汤为一条。伤寒论可下编。作病腹中满痛者。宜下有大承气三字。)
〔尤〕按之而满痛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大
承气。而宜大柴胡。
〔魏〕此为邪实。而且挟热者言也。仲景已叙之伤寒论中太阳篇矣。云。伤寒十余日。
热结在里者。与大柴胡汤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气。乃出大柴胡者。正与伤寒论篇中所言相符也。
张氏医通云。邪从胸胁而入于阳位。合用大柴胡两解之。与脐腹硬痛。承气证不同。○案数说如是。而
金鉴谓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此尤有理。然今据脉经。而
味经旨。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宜大柴胡汤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错出。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黄芩(二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枳实(四枚炙) 大黄
(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不足言。千金。作不惊人。)
〔鉴〕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虚满
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尤〕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
大下。以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x大承气汤方\x(见前 病中。)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千金。
作心胁中大寒大痛。呕不能饮食。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
见。有头足上下。而痛。其头不可触近。程本金鉴。无痛而之而。)
〔鉴〕心胸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
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
脏腑。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
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程〕寒气搏于肠胃之外。冲突出见于
皮肤膜原之分。如有头足。其痛则近于外。故不可以手触近也。
\x大建中汤方\x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
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如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一炊顷。千金。作炊三升米。)
张氏千金衍义云。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
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痛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也。
\x千金大建中汤\x 治虚劳。寒 饮在胁下。决决有声。
饮已如从一边下。决决然也。有头并冲皮起。引两乳内痛。里急善梦。失精气短。目KT KT 惚惚多忘。
蜀椒(二合)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饴糖(八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糖。温服七
合。里急拘引。加芍药桂心各三两。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劳者加黄 一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脉经。无发热二字。)
〔尤〕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
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
走泄之性存是也。
〔魏〕此发热。或有形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