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不清。糊言妄笑。甚或昏厥如
尸。舌苔灰黑。中心黑晕。在 毒暴出之时。每多 疹并发。或 夹 疮。剧则皮肤统
红。 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或杂烂 黑烂。证必面红咽痛。喉疼赤肿。甚则起腐。
目赤唇焦。脘闷烦灼。大渴引饮。口开吹气。臭秽喷人。耳聋足冷。便闭溺赤。神昏谵
语。甚或不语如尸厥。舌紫苔黄。或黄腻带灰。甚则焦紫起瓣。或见黑晕。此皆发 浅
深轻重之阳证。有实无虚。若阴证发 。皆属内伤夹外感。内伤脾阳者。 点隐隐而稀
。色多淡红。或夹淡灰。或夹 白。多则六七点。少则三五点。形如蚊迹。只见于手足
。或略见于腹部。似 而实为细疹。证多四肢厥冷。神倦嗜卧。喜向里睡。神识似寐非
寐。乍清乍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大便多溏。溺色清白。或淡黄。舌苔白而嫩滑。
或胖嫩而黑润。内伤肾阴者。 多淡黑而枯。或淡白而嫩。多者十余点。少者八九点。
多发于两腰及少腹部。证多头晕目眩。或头重难举。或目闭畏光。耳鸣似聋。两颧嫩红
。腰酸足冷。精神衰弱。五液干枯。甚则筋惕肉 。手足微微螈 。男多精滑梦遗。
女多带下腰重。舌形圆嫩胖大。苔色淡黑而少津。或舌红而苔如烟煤隐隐。或舌紫绛而
圆。虽干无刺。或紫而
鲜润。间有微白苔。此皆似 非 之阴证。多虚少实。总之发 形状。并无点粒高起。以
手摸之。皆平贴于皮肉之间。不拘或大或小。总无碍手之质。但有触目之形。红色成片
。稠如锦纹者。属胃热血毒。毒盛者色红而紫。毒重者色黑而青。色淡不鲜稀如蚊迹者。
属虚多邪少。气虚者色淡微红。阴虚者色淡微黑。必先辨其病状之寒热虚实。以定病势之
轻重吉凶。(荣斋按。后段的总结。是辨证要诀)。
【脉】左浮弦而急。右浮洪而滑者。此客寒包火。当汗不汗。热毒乘隙而发 也。
右洪盛滑数。数大过于左手者。此胃热大盛。当下不下。火毒外溃而发 也。右长大滑
数。左亦浮弦搏数者。此胃中血热大盛。毒邪传遍三焦而发 也。脉伏而 亦伏。 现
而脉亦现者。此胃中血毒壅结。瘀热凝塞营卫而伏 。 出必夹丹疹。甚则夹发豌豆疮
也。右浮濡而虚。左沉涩欲绝者。此阳为阴逼。不走即飞。故淡红 微发于四肢大腹。
陶节庵所谓内伤寒发 也。左细数而急。右浮大而空者。此阴被阳销。非枯则槁。故淡
黑点微发于两腰少腹。陈念义所谓肾阴虚发 也。总之凡 既出。脉洪滑有力。手足
温而神识清爽者。病势顺而多吉。脉沉弱无神。四肢厥而神识昏沉者。病势逆而多凶。
(荣斋按。后段总结是察脉辨证要诀。)
【治】伤寒应汗失汗者。宜与透 解毒汤(方载疫疟治法中)加生葛根(一钱至钱
半)、辛凉解肌以发表。速使 与汗并达。应下失下者。宜与柴芩清膈煎。去柴胡、加
生葛根(一钱)、炒牛蒡(三钱)、活水芦笋(二两)、鲜茅根(一两、上二味煎汤代
水)、开上达下以清中。务使 与便并出。热病发 。便通者。新加白虎汤。加青连翘、
炒牛蒡(各三钱)。辛凉透 以泄热。便闭者。白虎承气汤。加连翘牛蒡(各三钱)。
活水芦笋、
鲜野菰根尖(各二两、煎汤代水),表里双解以逐热。温毒发 。便通者。宜与犀羚竹
石汤。(方载赤膈治法中)加活水芦笋(二两)、大青叶(五钱)、清凉解毒以透 。
便闭者。解毒承气汤加紫雪。直攻三焦以逐毒。阴证发 。内伤脾阳。阳为阴逼者。缓
则参附三白汤。(老东参、生白术、白茯苓、炒白芍各钱半、黑附块一钱、清炙草八
分、生姜两片、大红枣二枚)。补中益气以扶阳。急则回阳急救汤。益气固脱以追阳。
陶氏引用调中汤。辛散之品太多。反速虚阳外越。未免方不对证。慎勿妄投。内伤肾阴
。阴被阳消者。龟柏地黄汤。滋肾益阴煎。酌用二方以清滋之。若因房劳及阴阳易。热
入精室者。则以陶氏逍遥汤加减之。此二者。皆虚 证。均不必见 治 。总而言之。
凡见 不可专以 治。必须察脉之浮大滑数。沉弱涩微。病患之气血虚实。病状之寒热
湿燥。而分别用药。随证制方。此治 之要诀也。
【秀按】伤寒证汗下适宜。温热病清解得法。邪不壅塞。并不发 。即有隐隐见点
者。亦惟疹子居多。孙络血热者多发红疹。膜留湿热者多发白疹。(白疹后人改曰白
、其实 是疹之俗称。)今世俗通称发 伤寒者。实因发疹误作发 耳。或有发 。大
率由温热兼寒。初起不敢用辛凉开达。仍拘守伤寒成法。恣用辛温燥烈之药。强逼邪热
走入营中而发。故凡伤寒发 。多由于汗下失当。温热发 。多由于应清失清。皆由邪
遏于胃而热蒸成 。如果初治不误。何致成 。惟温毒热疫两证。必发 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