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0-简明医彀-第33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尘腐屋漏、豆汁鱼脑色,里 急后重,窘迫不通,腹中绞痛者,皆属实热。不俱日数,必以苦寒药治之。医家畏缩迁延,甚至所 下纯血,兼紫血块,虽见日色、暖气、人来近皆畏,为热。渐至肛门红肿,大便不通,小便短赤,
大渴舌苔,引饮不止,腹中大痛,饮食不进。至于腰脊两旁,肾涸成窟,舌黑皱卷,前阴干缩,肛 门火逼,干吊如孔,积全不下,茶汤过多,秽水直出(有医认为大孔如竹筒,误用人参、附子杀人者 ,悲痛之极,)初则烦躁,至此神昏。细察病情真确,此际仍可以主方服之。如得脏腑犹未煎熬腐坏 者,十救七、八。一服积下,顷刻回生。脉滑而沉细,身凉易安;脉洪而弦数,身热难治。又有寒 凉太过,而成大孔如竹筒者,宜固涩之。必因日久而成元气下 陷、虚坐努责,宜养血升提。有失于通导,多成休息痢,经年累月有致不起者。治法,调气则后重 自除,和血则便脓自愈。忌腥酒易安。

主方
(不拘日数) 大黄(壮人五钱,一服可安;弱人二、三钱;小儿一钱至五分量用)

黄连 黄芩(条。各二钱) 芍药(二钱) 当归 枳壳 槟榔(各一钱) 桂(二分,为寒药 之向导)
水一钟半,煎数沸去渣,化入芒硝一钱,虚人五分,磨入木香七分,调滑石(水飞,一钱),空心 热服。未畅,加黑丑一钱,车前草捣汁半杯尤妙。或以大黄、芒硝、木香、滑石另丸,药汁吞服。

香连化滞汤
痢已通畅,积未尽宜服。

黄连 黄芩(条) 当归 白芍(各一钱) 槟榔 木香(另磨) 枳实 浓朴 陈皮 青皮(
各八分) 滑石(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成,调木香、滑石,空心热服。小便短赤加石莲、车前、香薷;不食加砂仁、神曲 、麦芽;血痢加生地、桃仁;腹痛加赤芍、倍白芍、甘草;腹胀痛加三棱、蓬术;血不止加地榆;
如积通痛止,频频空解,名虚坐努责。倍当、芍,加升麻。积尽不实,加白术、茯苓、山药、砂仁。

香连丸
治赤白、休息诸痢,已通后皆可服(黄连仍同萸炒至萸焦,去萸用连。)

川黄连(四两,切断) 吴茱萸(二两,煎汁一碗,煮黄连,干炒) 木香(八钱)
上为末,醋糊和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下。去木香,加白芍(二两,名戊己丸。)

驻车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无问新久赤白,日夜无度,腹痛后重。

黄连(六两,酒炒) 阿胶(蛤粉炒成珠) 当归(酒洗) 干姜(炒。各三两)
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一方就用阿 胶,醋熬化,调和为丸。

真人养脏汤
治痢积已通,日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滑脱不禁。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酒炒) 肉果(面裹煨) 罂粟壳 诃子肉(各一钱) 木香(另 磨,七分) 肉桂 甘草(炙。各四分)次服加升麻;小便涩加茯苓;不止,龙骨、赤石脂、乌梅 、樗根皮(臭椿);虚寒,焦姜、砂仁、丁香。

白术调中丸
治脾胃不和,心下坚满,胁腹胀痛,噫宿腐气,霍乱吐泻,完谷不化,久痢 赤白、脓血相杂,多日羸瘦不食。

白术 神曲(炒,四钱) 人参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三钱) 木香(二钱) 官桂(一钱 五分)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姜汤下。

外炙膏
治一切虚寒久痢赤白,或时腹痛,肠滑不禁,用此法。

木香 附子(炮) 蛇床子 吴茱萸 胡椒 川乌(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三钱和面二钱,用生姜汁调,作饼贴脐中,上以油纸掩定,复以衣服、帛盖之,
以熨斗盛火熨之,痢止为度。

乌梅丸
治夏秋腹痛泄泻、后重,将欲成痢疾。或痢已通,后犹有余积,腹中鸣痛,胸 满腹胀,心疼、痔血等证,神效。

乌梅(取肉,一斤) 半夏(研) 生姜(切。各五两) 食盐(二两,同入臼捣匀,入坛包 固。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取出,晒燥)神曲 麦芽(各二两半) 木香 槟榔 陈皮 青皮 枳壳 三棱 蓬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姜汤下。
六一散(方见暑门)灯心汤调,多服效。痢前渴,悉尼妙;后渴,乌梅汤。

简便方
痢初起,腹大痛,后重不通,用大黄五钱,好酒一钟,浸半日,煎数沸滤服。渣 水煎,未通再服。已通,再以条黄芩、白芍煎服。

又(久滑不禁)痢后不止,日夜无度。粟壳(蜜炒)、浓朴(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 汤下。
又方(不止) 臭椿根(白皮,略炒)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五十丸米汤下。
又方(血痢) 黄连(三钱) 乌梅(五个)水煎服。
又 黄连(一钱) 干姜(五分,)煎服。
又 艾叶,醋煎服。或加生姜止泻痢,心腹痛,五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