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为度
雄黄神金散
雄黄 葶苈(一两糯米和炒熟去米不用) 泽泻 椒目(减半) 大戟 巴戟 茯苓 芫花
(醋浸一日炒) 甘遂 桑白皮(各一两)
上为末空心用井花水调下每一钱加至五钱以利为度忌盐醋生冷油腻之物从脚肿加葶苈
肚肿加椒目 从阴肿加泽泻 面肿加桑白皮 从四肢肿加茯苓 从心肿根在肋加雄黄
从肢肿根在脾加甘遂 从口肿根在小肠加巴戟 从腰肿根在肾
加大戟 从膝肿根在肝加芫花
按此并太阳例药也宣明论此类方甚多宜选用之东垣续随子丸治肺经有湿通身虚肿
方见湿门
按此手太阴药也出太阳例
三因消肿丸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
滑石 木通 白术 黑牵牛(炒) 通脱木 茯苓 茯神 半夏 陈皮(各一钱) 木香
瞿麦穗 丁香(各半钱)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灯芯麦门冬汤下按此太阳例药也以上诸方世俗多用之故收
入然行者宜斟量其证轻重深浅寒热选使则不致少有差失也



<目录>卷二十二\水气治法

<篇名>渗泄之剂

属性:五苓散
方见湿门
按此太阳经表之里药也
宣明葶苈木香散
方见湿门
按此太阳手足二经药又表里药也
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方见湿门
按此太阳药又气分药也
澹寮五皮散治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胀上气喘急
陈皮 桑白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上 咀每服半两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阴药也出太阳例
拔萃楮实子丸治水气鼓胀洁净府
白丁香(一两) 茯苓(二两) 楮实(一斗五升熬膏)
上为末用膏子为丸梧子大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消为度后服中治调养药
按此足太阳少阴药也
机要茯苓汤治泄泻后通身肿或 肿或水气者
方见泄泻门
按此足太阳阳明药也
燥湿之剂
局方平胃散治脾经受湿泄而 肿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炙)
按此足阳明太阴药也
胃苓汤治脾胃湿胜伤冷泄泻 肿如水气者
方见泄泻门
按此足太阳太阴药也
济生实脾散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
浓朴(姜制) 白术 木瓜 木香 干姜(炮各一两)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四钱入姜枣水煎服
按此手足太阳足三阴药也
三因复元丹治脾肾俱虚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附子(炮二两) 木香 茴香(炒) 川椒(炒) 独活 浓朴 白术 陈皮 吴茱萸(炒)
桂枝(各一两) 泽泻(一两半) 肉果(煨) 槟榔(各半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紫苏汤下
按此太阳例药也然脾为太阴肾为少阴阴气既虚故不能化而此药恐不合是理但宜与脾肾受
寒湿为病则可故以上诸方从燥湿例庶名实不紊若前云渗泄者渗为利毛窍泄为利水窍也



<目录>卷二十二\水气治法

<篇名>消导之剂

属性:金匮枳术汤
枳实(半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杨氏消肿丸治水气腹胀头面四肢阴囊皆肿喘急咳嗽睡卧不安小便赤涩
淡豉(二两) 巴豆(一两水半升煮去油) 京三棱(泡) 大戟 杏仁(烧存性各半两) 五
灵脂(一分)
上为末以生面和杵千百下丸如绿豆大每五十丸煎桑皮白汤下
东垣中满分消丸治水气热胀
方见痞胀门
温白丸治十种水病
方见积聚门
按以上诸方并太阳例药有轻重不同宜随证选用



<目录>卷二十二\水气治法

<篇名>调理之剂

属性:三因当归散水肿之疾多由肾水不能摄养心火心火遂不能滋养脾土故土制水水气盈溢气脉
闭塞渗透经络发为浮肿之疾
木香 赤茯苓 当归 桂 木通 赤芍 牡丹皮 槟榔 陈皮 白术
上等分 咀每半两入紫苏五叶木瓜一片煎服济生加味肾气丸治肾脾虚损腰重脚肿小便不

白茯苓(三两) 附子(半两) 泽泻 桂 川牛膝 车前子 山药 山茱萸 牡丹皮(各
一两) 熟地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按此二方并出太阳例丹溪曰治水肿脾胃虚者宜行湿利小水使脾气得实则自能健运自能升
降运
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之行水也切不可下盖慎之也然虽无所出之法学人观此例则思过半矣
杂方
严氏涂脐膏治水肿小便绝少
地龙 猪苓(去皮) 针砂(各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