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魄属形体。魂属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气之神。邵子
曰。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衰。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朱子
曰。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
于地。运用动作底是魂。不运用动作底是魄。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聩。记事不得者。魄衰也。
又曰。人生则魂魄相交。死则各相离去。月之黑晕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火是魂镜。
其魄灯有光焰。物来便烧。镜虽照见。却在里面。火日外景。金水内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阴主藏受。故
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本不相离。精聚则魄聚。气聚则魂聚。是为人物之体。至于
精竭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知矣。
\x所以任物者谓之心\x 马云。其所谓心意、志思、智虑。举不外于一心焉耳。故凡所以任物者谓之
心。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则万物之机。孰非吾心之所任者乎。简案、白虎通云。心
之为言任也。任于思也。
\x心有所忆谓之意\x 张云。忆、思忆也。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响而未定者曰意。李云。心已起而未
有定属者意也。简案、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又礼运注。意、心所无虑也。
\x意之所存谓之志\x 甲乙意下之字作有。张云。意之所存。谓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李云。
意已决而确然不变者志也。
\x因志而存变谓之思\x 张云。因志而存变。谓意志虽定。而复有反复计度者曰思。
\x因思而远慕谓之虑\x 张云。深志远慕。必生忧疑。故曰虑。简案、子华子。远慕作有所顾。荀
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说文。虑、谋思也。大学朱注。处事精详也。
\x因虑而处物谓之智\x 张云。疑虑既生。而处得其善者曰智。按此数者。各有所主之脏。今皆生
之于心。此正诸脏为之相使。而心则为之主宰耳。简案、子华子处物。作有所决择。
\x长生久视\x 老子五十九章云。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x怵惕\x 史云。悚惧也。张云。怵、恐也。惕、惊也。简案、书。 命。怵惕惟厉。孔注。言常悚
惧惟危。
\x流淫而不止\x 甲乙止、作正。张云。流淫谓流泄淫溢。如下文所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
下者是也。
\x竭绝而失生\x 张云。悲则气消。悲哀太甚则胞络绝。故至失生。竭者绝之渐。绝则尽绝无余矣。
\x神惮散而不藏\x 张云。喜发于心。乐散在外。暴喜伤阳。故神气惮散而不藏。惮、惊惕也。简
案、诗。云汉。我心惮暑。笺。惮、犹畏也。国语周语。惮其牺也。注。惮、惧也。文选西京赋。惊 。惮
蛟蛇。薛综注。惊、惮、谓皆使骇怖也。
\x迷惑而不治\x 张云。怒则气逆。甚者心乱。故至昏迷
皇惑而不治。不治、乱也。
\x荡惮而不收\x 甲乙注云。不、收、太素作失守。张云。恐惧则神志惊散。故荡惮而不收。上文言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与此稍同。但彼云不藏者。神不能持而流荡也。此云不收者。神为恐惧而散失也。所
当详辨。
\x心怵惕\x(止)\x死于冬\x 张云。此下言情志所伤之病。而死各有时也。心藏神。神伤则心怯。故恐
惧自失。 者筋肉结聚之处。心虚则脾弱。故破 脱肉。毛悴者。皮毛憔悴也。下文准此。色夭者心之色。赤
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也。火衰畏水。故死于冬。
\x脾愁忧\x(止)\x死于春\x 张云。忧本肺之志。而亦伤脾者。母子气通也。忧则脾气不舒。不舒则不
能营运。故 闷而乱。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故脾伤则四肢不举。脾色之夭者。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也。土衰畏木。故死于春。
\x肝悲哀\x(止)\x死于秋\x 甲乙作狂妄。其精不守。令人阴缩而筋挛。张云。肝藏魂。悲哀过甚则伤
魂。魂伤则为狂为妄而不精明。精明失则邪妄不正。其人当阴缩筋挛。两胁骨不举者。皆肝经之败也。肝色之
夭者。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也。木衰畏金。故死于秋。李云。悲哀亦肺之志。而伤肝者。金伐木也。
\x肺喜乐\x(止)\x死于夏\x 甲乙作意不存其人。简案、其人接下句似是。张云。喜本心之志。而亦伤
肺者。暴喜伤阳。火邪乘金也。肺藏魄。魄伤则神乱而为狂。意不存人者。旁若无人也。五脏之伤。无不毛悴。
而此独云皮革焦者。以皮毛为肺之合。而更甚于他也。肺色之夭者。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也。金衰畏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