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柴胡证在, 又复有里, 故立少阳两解法也. 以小柴胡汤加枳实
,芍药者, 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 去参, 草者, 以里不虚. 稍加大黄
,以泻结热. 倍生姜者, 因呕不止也. 斯方也, 柴胡得生姜之倍, 解
半表之功捷, 枳, 芍得大黄之少, 攻半里之效徐, 虽云下之, 亦下中
之和剂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篇名>柴胡桂枝汤

属性: 伤寒六, 七日, 发热微恶寒, 肢节烦疼微呕, 心
下支结, 此太阳少阳并病也, 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 ( 洗 ) 二合
半 黄芩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 ( 擘 ) 六枚 生姜 ( 切 ) 一
两半, , 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温服.
【集注】柯琴曰: 仲景书中最重柴, 桂二方, 以桂枝解太阳肌表, 又
可以调诸经之肌表; 小柴胡解少阳半表, 亦可以和三阳之半表. 故于
六经病外, 独有桂枝证, 柴胡证之称, 见二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 如
阳浮阴弱条, 是仲景自为桂枝证之注释; 血弱气虚条, 是仲景自为柴
胡证之注释. 桂枝有坏病, 柴胡亦有坏病, 桂枝有疑似证. 柴胡亦有
疑似证. 病如桂枝证而实非, 若脚挛急与胸中痞硬者是已. 病如柴胡
证而实非, 本渴而饮水呕食谷呕, 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是已. 此条
为伤寒六七日, 正寒热当退之时, 反见发热恶寒诸表证, 更见心下支
结诸里证, 表里不解, 法当表里双解之. 然恶寒微, 发热亦微, 可知
肢节烦疼, 则一身骨节不疼; 可知微呕, 心下亦微结, 故谓之支结.
表证虽不去而已轻, 里证虽已见而未甚. 故取桂枝之半, 以散太阳未
尽之邪; 取柴胡之半, 以解少阳微结之证. 口不渴, 身有微热者, 法
当去人参; 以六, 七日来, 邪虽未解, 而正已虚, 故仍用之. 外证虽
在,而病机已见于里, 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 为双解两阳之轻剂也
.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篇名>黄芩汤

属性: 治太阳, 少阳合病, 自下利者.
若呕者, 加半夏, 生姜. 黄芩 甘草 芍药各三两 大枣 ( 擘 ) 十
二枚,, 右四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再服,
夜一服. 呕者, 加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集注】程应旄曰: 此之合病者, 头痛, 胸满口苦, 咽干, 目眩, 或
往来寒热, 或脉大而弦, 半表之邪, 不待太阳传递而即合. 少阳里气
失守, 所以下痢, 阳热渐盛, 所以上呕. 故用黄芩汤清热益阴, 半里
清而半表自解矣. 柯琴曰: 太阳, 少阳合病, 是热邪已入少阳之里.
胆火下攻于脾, 故自下痢, 上逆于胃, 故兼呕也. 与黄芩汤, 酸苦相
济,调中以存阴也. 热不在半表, 故不用柴胡, 今热已入半里, 故黄
芩主之. 虽非胃实, 亦非胃虚, 故不须人参以补中. 兼呕者, 故仍加
半夏, 生姜, 以降逆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篇名>黄连汤

属性: 治伤寒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 腹中痛欲呕吐者.
黄连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
三服, 夜二服.
【集注】程应旄曰: 热在胸中, 有烦躁郁闷之证可知. 胃中反有邪气
,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 此证寒热俱有, 较之大青龙之寒热, 已向近
里一层, 故其证不见之表里际, 而只见之上下际. 腹中痛者, 阴邪在
胃而寒乃独治于下也. 欲呕吐者, 阳邪在胸, 而热乃独治于上也. 此
为上下相格治法, 亦寒热并施, 而辛寒易以苦寒, 辛热加以苦热, 更
以人参, 半夏以补宣中气, 升降阴阳. 自此条而互及泻心诸汤, 皆其
法也. 成无己曰: 湿家下后,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
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 此伤寒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 喻昌曰 :
阴阳悖逆, 皆当和解法.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篇名>黄连阿胶汤

属性: 治少阴病, 得之二, 三日以上, 心中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