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篇名>斑疹条辨第十一

属性:斑疹未现,颈颔热肿,延及头面,皮肿色赤,此
大头温也。宜用东垣普济消毒饮,苦辛化解也。
凡大头温初发,必先恶寒,烦热头痛,口渴,颈面赤
肿,延及满头。然须分经辨症。其肿在耳下及面颊者属少
阳,肿在面膛及鼻额者属阳明,肿在头顶及颈项者属太阳,
亦有满头俱肿者为三阳合病,古称大头温,亲戚不相访问,
恐其传染。东垣制普济消毒饮,最为的当,其用芩、连苦寒
降火,升、柴辛凉升阳,犹恐芩、连之苦寒直入肠胃,俱用
酒炒,借以上行,且合升降之机,而成不易之法;更兼薄
荷、大力祛风,连翘,元参清热,蓝根、马勃解毒,桔梗、
甘草载之上行,僵蚕引之入络。观此方大有巧手,非深于仲
经之心法者,不能臻此妙圯。



<目录>斑疹条辨丹附计十七条

<篇名>疹瘰条辨第十二

属性:疹瘰发热恶寒,胸闷腹痛,烦热欲呕,此邪郁肺
胃。宜用杏仁,桔梗、枳壳、郁金,淡豆豉,黑山
栀,薄荷,大力、苍耳、连翘等味,轻扬宣肺也。
疹为肺经风热,瘰为胃中湿热。故疹粒细而如蚊迹,现
于皮面,粒大而如钱样,附于肌肉。以肺主皮毛,胃主肌
肉也。期必先胸膈满闷,腹中绞痛,此由风热壅遏,气机
不宜,甚面呕吐不休。然疹瘰而得吐泻,正郁遏之邪得以疏
泄,不必止之。故用杏仁、郁金、积壳、桔梗开上焦,山
栀、淡豉祛郁积,薄荷、大力祛风,连翘、苍耳化热,则邪
透瘰自解焉。



<目录>斑疹条辨丹附计十七条

<篇名>疹瘰条辨第十三

属性:疹瘰或隐或现,搔痒无度,此风热内蒸。宜用薄
荷、大力、黄连、黄芩,荆芥、防风、蝉衣、丹皮、
连翘、黑山栀、杏仁、地肤子等味,清热祛风也。
疹瘰既现,时或隐伏,遍身搔痒,良由风热蕴结,气血
不清,故用酒炒芩、连,合连翘、黑栀清火,薄荷、大力、
防风、荆芥祛风,蝉衣、丹皮,杏仁,地肤两清气血,则热
清而疹自化焉。



<目录>白条辨计四条

<篇名>白条辨第一

属性:白末见,发热身痛,面色晦滞,舌苔粘腻,胸
腕不爽,呕恶便溏,脉大而缓,此热蕴蒸。宜用黄
连温胆汤加杏仁、蒌皮、通草、豆卷等昧,通泄三焦
也。
之初发,必由湿热化蒸,气分不清。盖湿必阻气,热
亦伤气。湿既化热,熏蒸肺胃,其邪自胃达肺,由肺出表,
从汗而泄,则粒似细栗,色似水晶,故东南湿热之地,最多
白,西北风燥之区,每盛斑疹。考古医书,只有斑疹,而
无白,惟近世南医辈出,始得论及,然亦略而不备,殊不
知大江以南,地卑气湿,每至夏秋暑秽熏蒸之际,但觉身热
不已,面色晦滞,舌色腻浊,此即湿热之状,有诸内则形诸
外也,且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先伤气分,最易化
热,故胸腹必闷,脉大必缓,矧呕恶便溏,皆邪布三焦,气
化失清之症。故用半夏、茯苓流通中腕,加杏仁、蒌皮宜豁
土焦,通草、豆卷渗利下焦,合黄连、积实泄满,竹茹、陈
皮理气,俾三焦气机得宜,则湿热之邪,借以分消也。



<目录>白条辨计四条

<篇名>白条辨第二

属性:白既见,随汗出没,舌赤少苔,脉数,不饥不
食,轻旬不退,此胃虚邪恋。宜用佩兰叶、谷芽、杏
仁,霍山斛、麦冬,川贝、豆卷,通草,枇杷叶,藿
香叶等味,轻清宣气。
上条白未见,理宜疏泄,此条白既见,随汗出没,
舌赤少苔,胃津消无正气已虚矣,且不饥不食,胃气未和
至经旬而热不解,阴液亦枯矣。斯时补之则邪愈逗留,疏之
则正气消耗。为宜杏仁、川贝、枇杷叶清肺气,麦冬、霍
斛、谷芽养胃气,佩兰、藿香化浊气,豆卷、通草泄湿气,
合轻清之品,以宣余邪,不可偏偏补,反致病去元伤也。



<目录>白条辨计四条

<篇名>白条辨第三

属性:日已多,大热不退,口渴不食,时作郑声,脉
大无力,此气虚液耗。宜用黄祗、党参、甘草、麦
冬,白芍、细生地、川石斛、地骨皮、佩兰叶、左牡
蛎、鲜荷叶等味,益气养阴也。
已见多,热犹不退,口渴不食,乃阳津阴液俱伤,更
兼语声如重,脉大无力,此元神大伤,不克自持。故用参、
祗、甘草益气液,牡蛎、地、芍固营液,麦冬、石斛祛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