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出,诸热变证,危而死矣。
里证当下而不可汗。
反汗之,则热甚发黄、惊狂、斑出、谵妄而喘、闷乱,危极而死矣。
半在表、半在里,则宜和解。
相和通解表里也。
不可发汗、吐、下,妄治之则有前诸证。
在上则涌(音涌,吐也)之。
言病在膈上,如胸满而呕或眩,脉关前紧甚者,宜瓜蒂散吐之。
在下者泻之。
言蓄热下焦,则承气、抵当之类泻之,皆随病所在攻之。
伤寒无汗,表病里和,则麻黄汤汗之,或天水散之类亦佳。
身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而数。
表不解,半入于里,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汤主之,或天水、凉膈二药各一服,
协议服之尤佳。表里之热势俱甚者,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气汤下之。
表虽未罢而里证已甚,若不下之,则表热更入于里,而里热危极,宜以大柴胡、大承气下之,
双除表里之热,则免使但下里热,而下后表热乘虚又入于里,而生结胸及痞诸病之类也。
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以和解也。
煎凉膈半服,调天水一服。上下同法。
里热多、表热少,未可下之者,凉膈一、天水半调之。势更甚者,小承气汤下之。表证罢,但有
里证者,热传于里也,调胃承气汤下之,但除里热也。凡此诸可下之(言大柴胡、三承气诸下证),
通宜三乙承气下之,善能开发峻效,而使之无表热入里而成结胸及痞之众病也。
发汗不解,下证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热,便无热甚危
极也。除此之外,远胜小柴胡汤,两感仿此而已。
但随表里微甚而以调之。两感谓一日太阳与少阴两证俱见,二日阳明与太阴、三日少阳与厥阴
俱病,前六经之证是也。
伤风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汤解肌。
无汗为伤寒,不可服桂枝汤。
有汗为伤风,不可服麻黄汤。
半在表、半在里(脉在肌肉而半入于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脉当沉也,大承
气汤下之。一法无问风寒暑湿,有汗无汗,但有可下诸证,或表里两证俱不见,而病日深,但目睛不了了者
(昏昧不精明),或腹满实痛者,或烦渴、或谵妄、或狂躁、喘满者,或蓄热极深而将死者,通宜大承
气汤下之,或三乙承气汤下之尤
良。伤寒,大发汗,汗出不解,反无汗,脉尚浮者,苍术白虎汤再解之。
或中暑、大汗自出、脉虚弱、头痛、口干、倦怠、烦躁、或时恶寒、或畏日气、无问表里,通宜
白虎汤;或里热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宜大承气汤,或三乙承气汤尤妙。伤寒表热极甚,身疼、
头疼不可忍,或眩,或呕,里有微热,不可发汗、吐下,拟以小柴胡、天水、凉膈之类和解,恐不能
退其热势之甚者。
表热势甚,而里已有热,发表未开,则阳热暴甚,故不宜汗之。表热势甚,若吐下之,则表
之热大乘虚而入,反成结胸等证,则危极也。
或大下后,或再三下后,热势尚甚而不能退,本气损虚而脉不能实,拟更下之,恐下脱而立死,
不下之则热极而死,寒温诸药不能退其热势之甚者;或湿热内余,下利不止,热不退者;或因大下后
湿热利不止而热不退,脉弱、气虚,不可更下者;或诸湿热内余,小便赤涩,大便溏泄、频并、少而
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黄连解毒汤以解之也。
或里热极甚,而恐承气不能退者;或以下后而热不退者;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以至阳气
拂郁,不能营运于身表、四肢,以致通身清(一作青)冷,痛甚不堪,项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
恍惚,咽干或痛, 渴虚汗,呕吐下利,腹满实痛,烦冤闷乱,喘急郑声。
郁,郁滞不通。郑,音声,连浊邪恶而不清雅也,此乃热势过极而语音浊乱,不能
清利也。俗反妄传以为寒极阴毒,误之甚矣。
脉须疾数,以其极热蓄甚,而脉道不利及致脉沉细而欲绝。俗未明其造化之
理,而反谓传为寒极阴毒者;或始得之阳热暴甚,而便有此证候者。
夫辨伤寒阴阳之异证者,是以邪热在表,腑病为阳;邪热在里而脏病为阴也。俗乃妄言寒热
阴阳之异证者,误之久矣。且《素问》伤寒直云热病,诚非寒也。其三篇名曰热论、刺热篇、评热病
篇,及逐篇明言为热,竟无寒理。兼《素问》及《灵枢》诸篇运气造化之理推之,则明为热病,诚非
寒也。寒病固有,夫非汗病之谓也。且造化为汗液之气者,乃阳热之气所为,非阴寒之所
能也。以观万物热极而出液,明可知矣。经曰∶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
然既身内有阴寒者,止为杂病,终莫能为汗病也。况病法曰∶身热为热在表,饮水为热在里。其伤寒
汗病,本末身凉不渴,小便不黄,脉不数者,未之有也。虽仲景有四逆、姜、附之类热药,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