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则倍白薇。正欲其归阳于阴。以化阳分之邪。而作转关之用尔。产后胃弱不食。脉微。
多汗亡血。发厥郁冒等证。用白薇汤。白薇当归各六钱。人参半之。甘草又半之。妇人血厥。
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目闭口噤。或微知人。眩冒移时方寤。(亦名郁冒)此因出汗过多。
血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宜服白薇汤。
调经种子。用白薇为君。佐以地黄白芍当归苁蓉山萸杜仲白胶黄柏天麦冬丹参。蜜丸。久服
易孕。凡不孕缘于血少血热。其原必起于真阴不足。阳胜而内热。内热则荣血日枯。是以不
孕。益阴除热。则血自生旺矣。胎前遗尿。白薇散。用白薇白芍二味。等分服之。女子宫冷
不孕。有白薇丸二方。又胜金丸秦桂丸中俱用之。(可知别录大寒之说不信)
〔论〕白薇花于夏末。实于秋中。而采根即以八月。味苦咸平。盖取其由阳归阴之性味
以为用。本经言其气平足据也。别录利阴气一语。正于本经主治可作注脚。其治风证。举风
淫风虚而皆宜。如同于羌独防风石膏辈治风之淫。则葳蕤汤是。同于参 术草治风之虚。则
防己汤是也。大约能归阳于阴。以化阳分之邪。而作转关之用。观于血厥郁冒。病由出汗过
多。阳气独上。气塞不行。宜主白薇。则知归阳之义不妄也。
〔修治〕酒洗用。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胡黄连

内容:本出波斯国海畔陆地。今南海秦陇间亦有之。初生似芦。干则似杨柳枯枝。心黑外黄。
(内有白点类梅花。外澹黄色。)折之尘出如烟者真。
根气味苦平而寒。入足少阳厥阴阳明。恶菊花元参白藓皮。忌猪肉。(令人精漏)补肝
胆明目。治骨蒸劳热。三消。五心烦热。疗伤寒温疟。及冷热泄痢。小儿盗汗潮热。久痢成
疳。惊痫寒热。不下食。妇人胎蒸虚惊。浓肠胃。理腰肾。解巴豆毒。浸人乳点目甚良。(

传尸劳积聚痫证鼻口舌及虫。自肠胃以次于骨。一切湿热邪
热。
附方 小儿潮热盗汗。胡黄连柴胡等分。为末。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至五丸。以酒
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和渣服。小儿疳热。肚胀发焦。(不可用大黄黄芩
伤胃之药)以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米饮服一二十丸。
肥热疳疾。用胡黄连川连各半两。朱砂二钱半。为末。入猪胆内。扎定。以杖子悬钓于砂

糊和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
至一二十丸。米饮下。小儿黄胆。胡黄连川连各一两。为末。用黄瓜一个。去瓤留盖。入药
合定。面裹煨熟。去面。捣丸绿豆大。每服量儿大小。温水下。血痢不止。胡黄连乌梅肉灶
下土等
〔论〕胡黄连为劳热主治之味。而疗小儿疳疾更有专功。(童子之疳。在二十岁以上。
即为劳。)夫疳之所因不一。然皆脾胃受病。内亡津液之所致。津液者三焦之气化也。中焦
治在脾胃。脾胃先病者。自及于上下。即上下焦气化之病。胥于中土受之。故疳病不越于

成疳者也。脾主阴。胃主阳。脾阴困而胃阳与三焦之气俱无阴以
化。内亡津液者。亡其脾阴之用也。阴弱阳亢而气不化。血不生。于是风木之脏病矣。风

不惟中土愈病。即下焦真阴之原亦病矣。此五心烦热。骨蒸潮
与川连主治不尽同。川连专功
于火土之相因。此则效长于木土之
而诸方多合猪胆以佐之。其义可
思。
此味合
芩军辈。一于清除胃热。只以伤阴。)又有言疳属湿热。辄以白术燥
脾阴先亏。愈燥愈剧。初不同于
脾气之陷。用术健之可以生津益液也。
。少入人参以救真气。庶为
得之。
缪氏云。凡病阴血大虚。真精耗竭。而胃气脾阴俱弱者。弗轻任。须与健脾安胃药同施。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仙茅

内容:生西域及大庾岭。蜀川两浙亦有之。叶如茅而软。面有纵纹。似初生棕榈状。其
根独茎劲直。二八月采根。曝干用。
味辛气热。有毒。(凡味之毒者必辛。气之毒者必热。)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老人失溺无子。益阳道。助筋骨。明耳目。长精神。能通神强记。(命门之系。上通于心。
相火得补。则君火益自振摄故也。)益皮肤。治一切风气。(此属阳微而风之虚者)人身真阳
之火。即先天祖气。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真火一衰。则虚劳无子。阳
痿失溺。或风冷外侵。为腰脚挛痹不行。并不能生土。以致脾虚腹冷不能食。此药正入命门
。补火之不足。则诸证自除。筋骨自利。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