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四月取母姜种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芦,而叶稍阔似竹叶,对
生,叶亦辛香。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
则老矣。性恶湿洳而畏日,故秋热则无姜。《吕氏春秋》云∶和之美者,有杨朴之姜。杨朴
地名,在西蜀。《春秋运斗枢》云∶璇星散而为姜。
【气味】辛,微温,无毒。
藏器曰∶生姜温,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
元素曰∶辛而甘温,气味俱浓,浮而升,阳也。
之才曰∶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天鼠粪。
弘景曰∶久服少志少智,伤心气。今人啖辛辣物,惟此最常。故《论语》云∶每食不撤
姜。言可常食,但不可多尔。有病者是所宜矣。
恭曰∶《本经》言姜久服通神明,主痰气,即可常啖。陶氏谬为此说,检无所据。
思邈曰∶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孕妇食之,令儿盈指。
杲曰∶古人言∶秋不食姜,令人泻气。盖夏月火旺,宜汗散之,故食姜不禁。辛走气泻
肺,故秋月则禁之。《晦庵语录》亦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
时珍曰∶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
,则生恶肉。此皆昔人所未言者也。《相感志》云∶糟姜瓶内入蝉蜕,虽老姜无筋,亦物性
有所伏耶?
【主治】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本经》)。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
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别录》)。去水气满,疗咳嗽时疾。和半夏,主心下急痛。又汁
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捣汁和蜜服,治中热呕逆不能下食(甄
权)。散烦闷,开胃气。汁作煎服,下一切结实,冲胸膈恶气,神验(孟诜)。破血调中,去
冷气。汁,解药毒(藏器)。除壮热,治痰喘胀满,冷痢腹痛,转筋心满,去胸中臭气、狐
臭,杀腹内长虫(张鼎)。益脾胃,散风寒(元素)。解菌蕈诸物毒(吴瑞)。生用发散,熟
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妙(时珍)。
\x干生姜\x
【主治】治嗽温中,治胀满,霍乱不止,腹痛,冷痢,血闭。病患虚而冷,宜加之(甄
权)。姜屑,和酒服,治偏风(孟诜)。肺经气分之药,能益肺(好古)。
【发明】成无己曰∶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
散也。
杲曰∶生姜之用有四∶制半夏、浓朴之毒,一也;发散风寒,二也;与枣同用,辛温益
脾胃元气,温中去湿,三也;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四也。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
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或问∶生姜辛温入肺,何以云入胃口?曰∶
俗以心下为胃口者,非矣。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乃胃之系,便是胃口,与肺系同行,故
能入肺而开胃口也。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
气本收敛,反开发之,则违天道矣。若有病患,则不然也。生姜屑,比之干姜则不热,比之
生姜则不湿。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
食也。
时珍曰∶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
。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
正之邪。案∶方广《心法附余》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
之病,用姜汁与童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尿降火也。
颂曰∶崔元亮《集验方》载∶敕赐姜茶治痢方∶以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
之,便瘥。若是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大妙。
杨士瀛曰∶姜能助阳,茶能助阴,二物皆消散恶气,调和阴阳,且解湿热及酒食暑气之
毒,不问赤、白通宜用之。苏东坡治文潞公有效。
【附方】旧二十,新三十。
痰 卒风∶生姜二两,附子(生用)一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猪肉、冷水。
(《千金》)。
胃虚风热不能食∶用姜汁半杯,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水二合,和服之。(《食疗本草》)。
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生姜四两,捣自然汁一酒杯,露一夜。于发日五更面
北立,饮即止。未止再服。(《易简》)。
寒热痰嗽初起者∶烧姜一块,含咽之。(《本草衍义》)。
咳嗽不止∶生姜五两,饧半升。微火煎熟,食尽愈。段侍御用之有效。(孟诜《必效方》)
久患咳噫∶生姜汁半合,蜜一匙,煎熟,温呷三服愈。(《外台秘要方》)。
小儿咳嗽∶生姜四两,煎汤浴之。(《千金方》)。
暴逆